科技億萬富翁Peter Thiel和Michael Saylor正在建立加密貨幣公司金庫,但部分金融觀察人士指出,他們的策略可能帶來重大風險。
Thiel和Saylor都通過各自的公司及投資工具向加密貨幣投入了大量資本。Saylor通過其軟體公司Strategy頻繁買入比特幣,Thiel則通過對加密貨幣公司的風險投資以及其交易所Bullish交易所進行投資,該交易所於8月初上市。
他們不僅希望擴大自身持倉,還在影響整個加密貨幣行業的格局與監管方式。然而,兩人在具體策略和對加密貨幣的展望上仍存在顯著差異,且那些決定建立加密貨幣金庫的公司在價格暴跌時可能引發“死亡螺旋”。
Thiel和Saylor的加密貨幣投資策略各異
Michael Saylor是軟體公司Strategy(前身為Strategy)的聯合創始人及董事長,他通過被稱為“無限融資循環”的操作在金融界引發了廣泛關注。
所謂“循環”,指的是Strategy通過發行股票或與股權掛鉤的證券籌集資金,隨後購買比特幣,並將這些資產計入資產負債表。
通常,發行更多股權會降低股票價格,但大額比特幣買入會推高比特幣價格,進而提升Strategy估值,使其有能力發行更多債務。
這一操作形成了循環往復的融資和投資過程。
這一策略為Strategy帶來了巨大成功,並吸引了眾多企業效仿。“比特幣金庫公司”這一概念在金融領域日益流行,據BitcoinTreasurys.net數據顯示,目前有174家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幣。
Saylor的加密貨幣策略專注於比特幣,旨在盡可能多地積累該加密資產,並賦予其近乎形而上的特性。
2020年,他曾寫道,比特幣“是一群網絡黃蜂侍奉智慧女神,汲取真理之火,指數級成長為更聰明、更快、更強的能量加密壁壘後盾。”
在3月的比特幣政策研究所演講中,Saylor稱比特幣是“牛頓式網絡”,掌控該網絡是美國保持全球影響力的關鍵。
他進一步建議,美國政府若採取激進的比特幣積累策略,可以消除國家債務,並在其他採訪中表示,設立國家比特幣儲備是“美國的天命”。
Thiel的策略雖然不如Saylor開創性,但更為多元化。2025年2月,Peter Thiel於2005年共同創立的風險投資公司Founders Fund(曾支持SpaceX、Palantir和Facebook等企業)投資了1億美元於比特幣,另有1億美元投資於以太坊。
Which crypto investment strategy will prove more effective in the long run:
— Cointelegraph (@Cointelegraph) August 26, 2025
A) Michael Saylor’s Bitcoin-only approach
B) Peter Thiel’s diversified strategy
Share your thoughts in the comments 👇👇👇
Founders Fund持有ETHZilla公司7.5%的股份,該生物技術公司已轉型為以太坊投資工具,同時持有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公司9.1%的股份,Founders Fund協助其以以太坊募集2.5億。
Thiel還投資了加密貨幣交易所Bullish,該公司於8月19日上市,並以多種穩定幣(包括USDC和PayPal USD穩定幣)完成11.5億美元估值結算。
他顯然在加密貨幣領域布局且對行業前景持樂觀態度,但Thiel對比特幣的看法更為謹慎。與Saylor“侍奉智慧女神的網絡黃蜂”理念不同,Thiel曾質疑該資產是否至少“部分成為中國針對美國的金融武器”。
“它威脅到法定貨幣,尤其是威脅到美元,而中國希望削弱它,因此中國長期持有比特幣,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美國應該對其運作方式提出一些更嚴厲的問題。”
簡而言之,Thiel採取更謹慎、分散的加密貨幣投資策略,而Saylor則選擇激進、專注於比特幣的“全押”模式。
比特幣財庫公司崛起:這是一個泡沫嗎?
加密貨幣行業或許很快就會見證哪種策略更勝一籌。近期,Saylor主導的比特幣金庫模式逐漸失去動力。
雖然該模式理論上簡單直接,即“籌集資金,兌換為比特幣,等待升值”,但也使公司暴露於比特幣市場劇烈波動的風險。
若比特幣價格跌至公司每股比特幣值或淨資產價值(NAV)附近,股票將失去原本提升股價的估值緩衝。
這可能導致所謂“死亡螺旋”——隨著公司市值縮水,融資渠道也隨之收窄。無人購買公司股票或提供貸款,公司無法擴大持倉或為現有債務再融資。如果貸款到期或遭遇追加保證金要求,將被迫清算資產。
目前,Strategy的淨資產價值約為其股價的1.4倍,而在今年2月,這一比例曾接近2倍。據《財富》報導,卡內基梅隆大學金融學教授Bryan Routledge當時表示:“這種差異沒有合理解釋。”
Strategy股票(紅色)與比特幣價格(紫色)同步波動。來源:TradingView
因此,Strategy投資者不僅面臨比特幣價格波動風險,還要承擔“導致淨資產價值與股價間差異的因素……這部分差異也是額外的風險源”。
近幾周,Strategy股價隨比特幣同步下滑,但Saylor仍持續買入比特幣。公司在截至8月24日的一週內購入3,081枚比特幣,耗資3.569億。
當前市場環境相對穩定,白宮政策依然堅定支持加密貨幣。但加密寒冬終將到來,屆時市場將檢驗哪種策略能夠真正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