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全球資本市場再度迎來美股獨領風騷的局面。那斯達克指數年內漲幅已突破20%,輝達、特斯拉、蘋果、微軟等科技巨頭市值節節攀升,AI與自動駕駛概念不斷刷新市場預期。越來越多投資者認識到,美股依舊是全球最具增長確定性的資產板塊。
但在繁榮表象下,傳統參與路徑的種種門檻也日益明顯:開戶要求繁複、受限於交易時間、跨境結算限制多、法幣通道受阻等問題,依然困擾著大量來自東南亞、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的用戶。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傳統金融從業者、財富機構甚至零售投資者開始關注鏈上生態。他們不再侷限於比特幣、以太幣,而是尋求「鏈上參與傳統資產」的可能性——代幣化美股,成為其中一個增長最快的細分賽道。
用戶數:衡量全球交易所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哪些交易所真正具備全球服務能力?用戶數據正在成為關鍵指標之一。
可以看出,幣安(Binance)和Coinbase以「巨頭」體量占據第一梯隊;而Gate、歐易(OKX)、Bybit則形成了註冊用戶超3000萬的第二梯隊陣營。這些平台的共同特點是更快的產品創新速度、全球化用戶擴展能力,以及對非英語市場的深度布局。
Gate在其中的表現尤為亮眼。平台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日韓、東歐、東南亞、拉美等地的增長曲線尤為陡峭。在交易量、撮合效率、系統穩定性等關鍵技術維度上,也已具備大型平台所需的基本能力。
交易所的下一步:從「交易幣」走向「連接資產」
隨著基礎業務趨於穩定,各大平台正試圖拓展界限:一些聚焦於NFT、Web3社交、AI助手,另一些則選擇切入傳統資產市場。
Gate近期推出的「xStocks美股專區」,正是這一趨勢的代表性案例之一。透過代幣化形式,用戶可以用USDT等穩定幣直接交易錨定真實美股的資產(如AAPLx、TSLAx、SPYx等),同時具備碎股投資、槓桿策略、24小時交易等功能。這種設計不只降低了門檻,也更貼合加密用戶的使用習慣。值得一提的是,Gate是全球唯一的美股加密合約市場,並且同時滿足現貨、合約、alpha不同用戶產品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Gate並不是唯一探索該方向的平台。幣安早期曾嘗試過股票通證產品,後因監管等問題暫停;DeFi領域也有如Synthetix這樣的協議探索類似機制。但從產品成熟度與可用性角度看,目前真正實現大規模部署並納入主流交易邏輯的平台仍不多。
也因此,像Gate這樣率先完成產品上線並形成交易閉環的平台,可以說是第一批「吃肉」的玩家。他們在擴展自身商業模型的同時,也為加密交易所邁向「資產橋樑」角色提供了路徑參考。
代幣化與交易所的下一輪博弈,已經開始
美股的強勢不僅影響傳統投資者,也推動加密平台重新思考自身界限。用戶數不再只是平台的增長指標,而是在全球資產配置中扮演「誰能服務最多人」的戰略支點。
而平台間的競爭,也逐漸從傳統的現貨、合約維度,過渡到誰能先搭建「鏈上金融基礎設施」的深水區。無論是推出代幣化美股,還是推動鏈上理財、穩定幣支付、跨鏈橋接,交易所的角色正在逐步從「交易場」走向「資產樞紐」。
Gate的步子邁得不算最早,但走得夠穩。在這個充滿變局的2025年,它所做出的每一個產品迭代、每一次用戶突破,也許都是下一個週期裡值得記錄的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