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和金融教育家羅伯特·清崎警告稱,通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有比特幣(BTC)和貴金屬可能存在潛在危險。
清崎表示,儘管ETF使某些資產類別對投資者更為可及,並降低了進入門檻,但投資者並未實際持有基礎資產。他在週五(7月25日)寫道:
“ETF就像是擁有一張槍的照片用於自衛。有時候最好擁有真正的黃金、白銀、比特幣和槍。了解何時最好擁有實物,何時最好擁有紙質資產。”
五月,他告訴投資者拋棄“假錢”以換取實物資產,如BTC、黃金和白銀,以對抗通貨膨脹和美元的貶值。
清崎的評論反映了金融機構發行紙質資產聲明的長期問題,這些機構聲稱持有的硬資產可能實際上並不具備流動性。
然而,當對機構的信心受到動搖時,無論是由於謠言、金融衝擊還是破產證據,投資者可能會爭相一次性提取他們的資金。這種突然的提款激增被稱為銀行擠兌。如果機構缺乏足夠的流動儲備來滿足這些需求,它可能迅速陷入危機,甚至可能導致崩潰。
ETF分析師稱:ETF誠信經營歷史悠久,相關擔憂並無必要
彭博高級ETF分析師Eric Balchunas告訴Cointelegraph,由於ETF發行人和持有基礎資產的託管人之間的分離,ETF在防範此類欺詐方面具有最強的安全保障。
“ETF在法律上必須將資產交給託管人。因此,ETF的所有份額都與實際的比特幣相連;這是一個一對一的比例,沒有紙質資產,”Balchunas說道。
“我認為在加密世界中,人們對傳統金融世界存在懷疑,我理解這一點,”Balchunas告訴Cointelegraph。然而,ETF行業是一個“30年的行業,是一個非常乾淨的行業,享有良好的聲譽,”他說道。
Balchunas表示,ETF可能對富有的比特幣持有者來說是一個更安全的選擇,因為自我託管可能使他們成為扳手攻擊或暴力犯罪分子勒索企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