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員工針對流動質押的最新評論引發了樂觀與擔憂並存的反應,凸顯加密貨幣增長最快領域之一所處的監管灰色地帶。

雖然業界部分人士認為,這一不具約束力的指導意見是機構和零售採用流動質押技術的積極進展,但也有人指出,關鍵法律問題仍未解決,未來可能會面臨挑戰。

Marinade機構質押負責人Scott Gralnick在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表示:“首先,這些指導意見並不具備法律效力……它們在某些時候可能會受到質疑。”

“行業需要繼續協作,以推動積極的監管結果。這包括支持即將進行表決的市場結構立法。”

SEC聲明的核心內容是一則特別說明,明確指出該聲明僅代表SEC某一部門的觀點,並不代表整個機構立場。特別說明稱,該聲明“不是SEC的規則、條例、指導或正式聲明”。

有知情人士向Cointelegraph表示,員工指導意見並不罕見,也未經過委員會的正式表決。但這並不意味著委員們對此毫不知情。

更複雜的產品

流動質押允許用戶在保持代幣流動性和可用性的同時獲得質押獎勵,其複雜性高於傳統質押。即便在流動質押協議中,技術和運營模式也差異顯著。SEC員工在最新指導意見中可能未充分考慮這些差異。

Lido Labs首席法務官Sam Kim表示:“該指導意見確認流動質押活動不被視為證券發行。”他補充道,“不過,對於再質押、跨鏈質押,以及基於質押構建的複雜金融產品等相關領域,仍有一些尚未明確的監管問題。這些領域仍需進一步的監管澄清。”

SOL Strategies首席戰略官Michael Hubbard表示,運營完全是行政或輔助性質的協議——以一比一方式發行收據代幣,讓用戶能夠質押但不控制時間或金額,也不保證回報——“或許能夠在該框架下獲得明確的合規性認定”。

Hubbard向Cointelegraph表示:“不過,指導意見在參數上極為具體,並強調任何偏離所描述結構的做法都可能引發不同的監管處理。”

稅收問題

SEC相關部門聲明尚未明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通過流動性質押獲得獎勵的稅收。該獎勵影響生態系統中的所有參與者,無論質押規模大小,均需向稅務機構申報。

Alluvial公司首席運營官Evan Weiss表示:“有關質押獎勵徵稅時點(是在收到時還是在出售或轉讓時)的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相關案件正在被積極審理。同時,國會層面也有多項倡議,旨在爭取公正的質押稅收待遇,以支持行業的持續發展。”

另一項重要問題是委託人信託稅規則,該規則規定了資產在遺產繼承時的徵稅方式。Weiss指出,這些規則是阻礙質押資產納入交易所交易基金的主要監管障礙,並且至今仍未解決。

相關推薦:歐盟監管機構敲定銀行持有比特幣(BTC)、以太坊(ETH)的規則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