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Reeve Collins,Tether聯合創始人兼STBL董事長
穩定幣已成為數位市場的通用支柱。每月都有數萬億美元通過它們流動。在全球範圍內,它們清算交易、結算匯款,並為鏈上現金提供安全港。然而,儘管被廣泛採用,原始設計自2014年以來幾乎沒有改變。
第一代穩定幣解決了一個問題:如何在區塊鏈上放置可靠的數位美元。泰達幣USDt,以及後來的USDC,恰好做到了這一點。簡單、完全儲備和可贖回,它們為加密貨幣提供了增長所需的穩定性。但它們也是靜態的,就像鎖在保險庫裡的美元。持有者什麼都賺不到,而發行方獲得了所有收益。這種結構適合10年前的市場。在2025年,這已不再足夠。
我們現在正見證一個決定性的轉變。如果第一波浪潮數位化了美元,第二波則將其金融化。收益不再被困在發行方的資產負債表上。本金和收入被分割成兩個可編程的流。
數位美元保持流動性,可用於支付或去中心化金融(DeFi),而收益成為其自身的資產,可以持有、交易、質押或再投資。一個簡單的支付代幣成為有效的金融工具,數位時代的儲蓄工具。
證明要點
早期證據已經出現。富蘭克林鄧普頓的鏈上貨幣市場基金每日宣布收入並按月支付。貝萊德的BUIDL基金在第一年就突破了10億美元,完全在鏈上分配股息。DeFi協議現在讓借款人在釋放流動性的同時保留國債收益。這些不再是邊緣實驗;它們是金融系統開端,流動性和收入最終可以共存。
穩定幣2.0通過雙代幣結構進一步推進了這一點。系統不是將收益嵌入穩定幣中,而是將其分離,將美元和收益都代幣化。一個代幣作為可消費的數位美元,另一個代表來自底層抵押品的收入流。
這使收益本身成為一種貨幣,透明且可轉移,而穩定幣保持流動性並可用作現金。與此同時,抵押品基礎正在演變。它不再局限於銀行帳戶中的美元,而是可以從現在上鏈的高品質現實世界資產的多元化籃子中提取,包括國債、貨幣市場基金、代幣化信貸、債券和其他機構級工具。
這種雙重創新——將本金與收益分離,同時擴大安全抵押品範圍——將靜態數位美元轉變為具有更強基礎和更廣泛實用性的可編程、社區擁有的貨幣。
為什麼重要
影響是深遠的。鑄造者可以創建一種像現金一樣消費的穩定幣,同時獲得支持它的抵押品回報。機構可以超越簡單地將資產停放在代幣化國債中,而是將它們轉變為提供流動性和收益的動態、透明和合規工具。政府和企業可以發行由國債、貨幣市場或其他高品質抵押品支持的品牌穩定幣,釋放傳統法幣永遠無法提供的新價值來源。
考慮一個在其生態系統中管理數億美元支付的大型機構。當這些資金流通過法幣時,資金移動但不產生增量收入。使用穩定幣1.0,機構從區塊鏈軌道中獲得效率,實現更快結算、更低成本和更少中介,但經濟價值仍然歸發行方而非他們所有。
穩定幣2.0完全改變了這個等式。現在機構可以發行自己的穩定幣,決定什麼抵押品支持它,並獲得在其網路內流通的儲備金的所有收益。每一美元的移動都成為交換媒介和生產性資產。
監管順風
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正從試點轉向完整框架。歐洲的加密資產市場制度已與持牌發行方一起上線,而香港地區和新加坡正在為商業使用開門。
在美國,兩黨提案表明穩定幣立法不再是是否的問題,而是何時的問題。與此同時,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正在代幣化儲備,為機構提供在鏈上持有和驗證抵押品的方式。這些轉變創造了信任和合法性基礎,將穩定幣定位為核心金融基礎設施。
就像信用卡重塑了商業,電子交易重塑了市場一樣,穩定幣將重新定義資金如何流動以及誰獲得回報。
更大圖景
對消費者而言,這意味著持有一個最終為網路而非僅為發行方工作的數位美元。對機構而言,這意味著將閒置的資產負債表現金轉變為透明、合規、創收的工具。對政府而言,這意味著發行在保持主權的同時保留價值的國家或企業貨幣。對DeFi生態系統而言,這意味著具有內建收益的可組合構建塊,為從衍生品到匯款的一切提供動力。
穩定幣的故事反映了貨幣本身的故事。第一章將其數位化。
第二章使其富有成效、透明且可編程。這種轉變正在進行中。
觀點作者:Reeve Collins,Tether聯合創始人兼STBL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