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虛擬資產在全球範圍內的普及,其在金融創新和技術發展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虛擬資產也逐漸成為不法分子進行詐騙和洗錢的新工具。香港,作為積極擁抱Web3的國際金融中心,正面臨著虛擬資產相關騙案增多的挑戰。2025年9月23日,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重磅宣布,保安局已成立虛擬資產情報工作組,並與虛擬資產平台合作,為騙案設立“止付機制”。這一舉措,標誌著香港在打擊虛擬資產犯罪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旨在構建一個更安全、更可信的數字資產環境,讓加密騙局無處遁形。
一、虛擬資產騙案增多:香港面臨的新挑戰
近年來,利用虛擬資產進行詐騙的案件在全球範圍內呈上升趨勢,香港也未能倖免。
騙款轉移新路徑: 鄧炳強局長指出,有些騙案以前是經過銀行匯款,現在則經虛擬資產平台拿取騙款。這表明犯罪分子正利用虛擬資產的跨境流通性和匿名性,規避傳統金融監管,使得資金追查難度加大。
巨額損失案例: 就在9月20日,香港警方接獲一名75歲本地男子報案,指其遭遇虛擬貨幣投資騙局,被騙走價值約2620萬港元的ETH。這起案件再次凸顯了虛擬資產騙案給受害者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香港保安局迅速行動,採取了積極應對措施。
二、保安局重拳出擊:虛擬資產情報工作組與“止付機制”
為有效打擊虛擬資產相關騙案,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宣布成立虛擬資產情報工作組,並與虛擬資產平台合作設立“止付機制”。
虛擬資產情報工作組: 該工作組的成立,旨在加強對虛擬資產犯罪的情報收集、分析和共享,提升執法部門對虛擬資產犯罪的打擊能力。
“止付機制”: 鄧炳強強調,虛擬資產服務商必須要有機制。如果發現騙案發生,而金錢仍然在虛擬資產平台裡面,就應像銀行體制一樣,將這些款項不要再給出去,先進行止付。這一機制的建立,將有效截斷騙款的轉移路徑,最大程度地挽回受害者的損失。
與平台合作: “止付機制”的有效運行,離不開與虛擬資產平台的緊密合作。這要求虛擬資產平台加強內部風控,提升反洗錢(AML)和客戶身份識別(KYC)能力,並積極配合執法部門的調查。
三、香港在數字資產治理方面的全面布局
保安局的這一舉措,是香港在數字資產治理方面全面布局的一部分。
《施政報告》的指引: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及,香港正落實穩定幣發行人制度,並就數字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的發牌制度制訂立法建議,香港證監會正研究在充分保障投資者的前提下,擴展可提供予專業投資者的數字資產產品和服務的類型。
強化國際稅務合作: 同時,香港將加強國際稅務合作,打擊跨境逃稅,確保數字資產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無人機警政的拓展: 鄧炳強局長還提及,警務處今年底會將“無人機警政”擴展至長洲和中區,執行自動巡航任務,利用無人機檢視山嶺地區的安全和打擊罪案,這顯示了香港在利用科技提升公共安全方面的努力。
修訂性罪行相關法例: 政府亦正研究修訂性罪行相關法例,鄧炳強指,明年第一季將向立法會提交建議,未來性罪行不應該有性別差異,也要尊重不同性自主,不應因為不同性取向有任何特別區別,以及加強整體市民的保護。
打擊非法勞工: 跨部門反黑工專責組,未來會和內地合作,加大力度打擊非法勞工。
這些措施共同構建了香港在數字時代,維護社會治安和金融穩定的多維度防線。
四、對虛擬資產市場的影響:安全與合規並重
香港保安局的這一系列舉措,將對虛擬資產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提升市場安全性: “止付機制”的建立,將有效降低虛擬資產騙案的成功率,提升整個市場的安全性,增強投資者信心。
推動平台合規化: 虛擬資產平台將面臨更嚴格的合規要求,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加強風控和反詐騙能力,推動行業向更規範的方向發展。
促進國際合作: 虛擬資產犯罪的跨境性,要求國際執法部門加強合作。香港保安局的行動,將促進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在虛擬資產情報共享和打擊犯罪方面的合作。
結語:
香港保安局成立虛擬資產情報工作組並與平台共建“止付機制”,是香港在數字資產治理方面邁出的關鍵一步。這不僅是對日益猖獗的虛擬資產騙案的有力回應,更是香港致力於構建一個安全、透明、合規的數字資產市場的堅定決心。在Web3時代,安全與合規是虛擬資產健康發展的基石。香港的這一舉措,將為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在打擊虛擬資產犯罪方面提供寶貴的經驗,共同推動數字金融生態的健康發展。
相關推薦閱讀:香港《穩定幣條例》刷屏,多地卻發非法集資警示!這坑別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