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在《國防授權法案》框架下推進了全面的AI立法,迫使晶片製造商在向海外出口先進處理器之前優先服務美國客戶。
週四,參議員們通過了《2026年國家人工智慧準入與創新保障法案》(GAIN Act),作為《國防授權法案》的修正案,要求AI和高性能晶片製造商在出口產品前優先處理國內訂單。
GAIN法案還賦予國會拒絕最高端AI處理器出口許可證的權利,並要求所有包含"先進積體電路"的產品都需要出口許可證。
據政策倡導組織"負責任創新美國人"稱,"過去幾年中,美國公司在採購晶片時面臨定期積壓。2024年末,英偉達的Blackwell產品線預訂已排到大約12個月後。"
根據2026財年NDAA,申請人必須證明所有美國訂單已完成,才能獲得出口許可證。
然而,GAIN AI法案是NDAA的修正案,兩者仍需眾議院批准並由總統簽署才能成為法律。
這使得NDAA的最終條款有待國會談判,無法保證GAIN法案會以目前形式成為法律,甚至能否成為法律都不確定。
對人工智慧和高性能電腦晶片的出口限制可能會對全球範圍的加密貨幣挖礦行業產生負面影響,該行業已經因貿易緊張局勢感受到經濟痛苦,硬體採購將變得更加困難。
關稅和貿易戰重創挖礦行業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4月宣布的相互貿易關稅導致加密貨幣價格暴跌,並為競爭激烈的挖礦行業創造了更具挑戰性的條件。
加密貨幣挖礦硬體製造依賴於現在受關稅影響的國際供應鏈,這提高了硬體成本並降低了礦工盈利能力。
美國挖礦公司CleanSpark在7月面臨1.85億美元負債,原因是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聲稱該公司訂購的部分挖礦硬體源自中國。
另一家美國加密貨幣礦商IREN因硬體被認定需繳納增加的貿易關稅而面臨1億美元帳單。
關稅還可能降低美國以外的挖礦硬體價格,使美國礦工處於競爭劣勢,並削弱美國在全球算力中的份額——算力是保護加密貨幣網絡的計算能力。
失去算力將破壞川普政府將美國轉變為世界加密貨幣之都的既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