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初以來,強勁的機構買盤浪潮幫助推動比特幣走高,但如果市場疲勞持續,這股力量也可能放大回調幅度,10x Research首席執行官、前投資組合經理Markus Thielen表示。
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Thielen表示,加密貨幣市場,尤其是比特幣(BTC),正顯示出所有疲勞的明顯跡象,此前經歷了艱難的10月,該月發生了行業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清算事件。他指出,這些損失加劇了比特幣日益反映的潛在宏觀經濟風險。
由於機構資金流入,特別是來自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資金流入,一直是2024年漲勢的關鍵驅動力,Thielen警告稱,如果活動繼續放緩,同樣的投資者群體可能會加速下行壓力。
"在某個時刻,風險管理者可能會介入並說,'你需要清除或減輕你的倉位'",Thielen說。"比特幣存在繼續表現不佳的風險,因為人們需要重新平衡他們的投資組合。"
這些評論發表之際,美國現貨BTC ETF正出現不斷增加的資金外流。根據CoinShares的數據,上週這些基金合計錄得9.39億美元的資金撤出,反映出機構投資者興趣減弱。
比特幣在2025年的表現不佳
令人意外的是,比特幣今年迄今表現不及大多數主要資產類別——這在其最近一次減半後的日曆年中是一種不尋常的模式。儘管創下多個歷史新高,包括10月初突破12.6萬美元的峰值,但自1月以來,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表現落後於黃金、科技股甚至幾個亞洲股票指數。
儘管如此,Thielen的10x Research並非完全看空比特幣。正如Cointelegraph最近報導的那樣,該公司認為做空以太坊(ETH)是比做空比特幣本身更有效的對沖策略,比特幣仍然是尋求加密貨幣敞口的機構投資者的首選資產。
比特幣最近的疲軟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巨鯨——加密貨幣的大額持有者——他們一直在10萬美元水平以上獲利了結。花旗集團的Alex Saunders告訴彭博社,持有超過1000枚BTC的錢包數量在最近幾週逐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