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絡券商平颱Robinhood星期一(6月30日)宣佈,已正式在歐盟市場上線基於以太坊Layer-2網絡Arbitrum的股票代幣化産品,允許用戶交易超過200隻美國股票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涵蓋英偉達(NVDA.O)、蘋果(AAPL.O)和微軟(MSFT.O)等熱門標的。據介紹,這些代幣産品可在每週五天、24小時不間斷交易,無需支付交易傭金。
值得一提的是,Robinhood還計劃將代幣化拓展至未上市公司股票,首批計劃覆蓋由Sam Altman領導的OpenAI以及馬斯克旗下的SpaceX。
在多倫多市此前舉行的“共識2025”活動上,Robinhood Crypto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Johann Kerbrat曾指出,代幣化可以爲散戶投資者打開進入傳統受限資産類別的新機會,他稱其“對金融包容性非常重要”。
“有多少人能在紐約買得起房子或公寓?但你可以通過碎片化,通過代幣化,獲得一部分收益,因此,我們認爲這會讓交易變得更容易,讓每個人都更容易獲得。”
作爲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巨頭和人工智能(AI)浪潮的重要受益者,美國股市一直是國際資本關注的焦點。有分析人士認爲,股票代幣化有潛力重塑証券投資格局,但在美國本土,其監管框架尚未完全明朗。
傳統股票 × 區塊鏈 = 股票代幣化怎麼玩?
所謂股票代幣化,就是指把傳統股票通過區塊鏈技術轉換成數字代幣的過程。這些代幣代表某隻股票或股票的一部分,並在區塊鏈上髮行和流轉。其主要特點包括:
和真實股票掛鉤:股票代幣的價值與對應的真實股票掛鉤,通常一比一錨定,部分産品也可能允許碎片化持有。
全天候交易:和傳統股市隻在工作日、特定時間段交易不同,股票代幣通常支持7×24小時交易(取決於平颱規則)。
低門檻/碎片化:傳統股票往往要求最小一股起購,代幣化後可按更小的單位(如0.01股)買賣,門檻更低。
區塊鏈結算:交易記錄公開透明,結算效率高,不必依賴傳統証券結算繫統。
從技術層麵看,Layer-2旨在提昇交易速度和降低鏈上手續費,這對於需要支持高頻、小額、碎片化交易的股票代幣化場景尤爲重要。相較之下,Layer-1公鏈,如以太坊雖安全去中心化,但交易成本高、擴容性不足,難以支撐數百萬零散股權的實時撮合。而若完全依賴傳統數據庫,則失去了區塊鏈提供的可編程性、可追溯性和跨境互操作性,也與Robinhood向“鏈上資産化”轉型的戰略不符。
股權上鏈不是無監管區:Robinhood Layer-2佈局考驗合規性
從監管視角看,Robinhood此次在歐盟推出基於Layer-2的股票代幣化産品,雖然迎合了區塊鏈資産化與跨境交易的新趨勢,但也麵臨不小的政策挑戰。
首先,股票代幣化本質上是一種“証券上鏈”,這直接觸碰到各國証券法對金融産品髮行、交易和投資者保護的嚴格要求。在歐盟框架下,《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指令Ⅱ》(MiFID II)、《加密資産市場監管條例》(MiCA)等法規對虛擬資産和傳統証券有着不同的牌照與合規門檻,Robinhood如何証明這些代幣既合規又受現有股票交易監管約束,將是監管機構重點審視的問題。
此外,股票代幣的全天候不間斷交易、碎片化持有等特性與傳統証券交易製度存在製度摩擦,比如信息披露、結算週期、投資者適當性等都需重新界定。尤其是Robinhood還計劃將代幣化擴展到非上市公司股權,這更可能引髮監管層對估值公允性和二級流通合法性的關注。
對於歐盟而言,如何在鼓勵金融創新和守住市場秩序之間找到平衡,或許將成爲Robinhood成功與否的關鍵一環。
RWA代幣化加速落地:Robinhood爲現實資産上鏈探路
現實世界資産(RWA)作爲區塊鏈最火的敘事之一,長期以來因技術和監管等多重挑戰,落地的真實案例相對有限。其中,房地産、証券類資産、債券和貸款、貴金屬和商品這幾個領域因資産規模大、需求明確,是RWA代幣化的重點落地方向。
Robinhood則是近幾個月來少數幾家探索RWA代幣化的投資公司或經紀公司之一,其他公司包括貝萊德(BlackRock)、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阿波羅(Apollo)和 VanEck。
不過,與其他資管巨頭推動的RWA探索不同,Robinhood的切入點更貼近普通投資者,意味着RWA代幣化將逐步從機構層麵下沉到零售層麵,擴大用戶基礎,推動資産流動性和市場活躍度的提昇。
此外,選擇Arbitrum作爲技術基礎,顯示了行業對Layer-2解決方案降低交易成本和提昇用戶體驗的高度認可。這種技術路線不僅有助於克服以太坊主網高昂Gas費的瓶頸,還能實現更快速和更便捷的交易流程,爲代幣化資産的普及提供保障。
當然,RWA代幣化的全麵推廣仍麵臨監管合規、資産托管、法律保障等多重挑戰。未來,隨着越來越多的主流金融機構參與進來,再加上技術的不斷提昇和監管政策的逐步完善,RWA代幣化很可能成爲傳統金融與區塊鏈之間的重要紐帶,推動整個金融體繫向數字化和去中心化方向進一步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