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泰國銀行上週末凍結了數百萬個涉嫌為詐騙“人頭帳戶”的帳戶,導致無辜個人和企業受到牽連。

據悉,這場全國性打擊行動自8月啟動,週末消息顯示,泰國各銀行已凍結300萬個帳戶,並對全國所有銀行客戶實施了每日轉帳限額。

《曼谷郵報》援引網絡犯罪調查局(CCIB)週日的消息稱,隨著詐騙分子採用新型洗錢手法,無辜的線上商家及賣家銀行帳戶也被一併凍結。

與此同時,泰國央行警告稱,隨著當局擴大調查範圍並排查人頭帳戶,或將有更多人面臨帳戶凍結風險。

數位經濟與社會部秘書Wisit Wisitsora-at於週一表示:“我們呼籲公眾不要恐慌。帳戶暫停只是臨時措施,核查無異常後將予以解除。”他補充稱,商業銀行可最多凍結可疑資金3天,警方可延長至7天。

今年以來,來自鄰近國家、具有華人背景的呼叫中心頻繁針對泰國實施網絡詐騙,利用社交工程手段誘騙受害者。

本月初,泰國警方聯同日本、印度,發起了全天候聯合行動,持續打擊呼叫中心犯罪團伙。

外籍人士成為目標

近期,居住在泰國的外籍人士在社交媒體和網絡論壇上大量投訴,稱自己被銀行停用帳戶或無法使用銀行服務。

部分人在特定銀行的帳戶被隨意凍結或受限數週,且未收到任何解釋。現在,居住在泰國的外籍人士需親自前往本地銀行登記生物信息,並在通過手機應用進行大額交易時,遵守嚴格的“了解你的客戶”程序。

比特幣(BTC)或許是答案

加密貨幣與科技投資者Daniel Batten在相關新聞評論區表示:“感謝泰國央行為比特幣(BTC)做了免費宣傳。”

泰國比特幣學習中心的Jimmy Kostro表示:“這應該成為國際新聞。感謝比特幣(BTC)。”

但受影響的泰國居民在現行法律下可能會遇到難題。儘管比特幣(BTC)及加密貨幣交易在泰國依然流行,但央行已禁止使用數位貨幣進行支付。

泰國央行商討解決方案

今年8月,泰國各大銀行為應對呼叫中心詐騙,對所有帳戶實施了5萬泰銖(1570美元)的轉帳限額,詐騙分子利用人頭帳戶進行洗錢。

部分商家已暫時停止接受二維碼支付,而不少帳戶持有人因擔心帳戶被凍結,開始提現。

泰國對騾子帳戶的分類留下了許多灰色地帶。來源: BioCatch

隨著公眾擔憂升溫,泰國央行已與CCIB就合規帳戶凍結流程及轉帳限額問題展開討論,尋求合法帳戶持有人的解決辦法。

相關推薦:加密貨幣詐騙、駭客攻擊和區塊鏈安全背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