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Web3技術和應用不斷落地,中心化交易所(CEX)正麵臨用戶需求和市場生態的雙重變化。雖然CEX當前仍是主流交易渠道,但從歐易(OKX)推出Boost産品到Gate優化鏈上服務,再到幣安(Binance)調整手續費策略,這些動作顯示出頭部交易所在産品設計、運營模式上正向去中心化理唸靠攏。
交易所也不再僅僅提供撮合功能,而是在探索模塊化、鏈上化的運營模式,試圖與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鏈上金融産品形成互補。
CZ:未來10年,DEX將超越CEX
8月27日,在香港大學舉辦的“加密金融論壇”上,Binance創始人趙長鵬(CZ)與港大副校長進行了一場題爲“Web3行業新秩序,新世界”的對話。雖然是中心化交易所的創始人,但他也毫不吝惜的表達了對去中心化未來的看好。
他認爲,雖然目前中心化交易所在用戶體驗和便利性上佔優勢,但隨着用戶對錢包和鏈上操作熟悉,去中心化交易所將在長期內實現規模超越中心化交易所。
CZ指出,去中心化交易所使用方便、透明度高,但目前手續費較高,操作對新用戶仍有門檻;代幣激勵機製短期有效,但不可持續。他也透露,由於看到該領域巨大的髮展潛力,幣安已在背後支持多個去中心化項目。
而CZ並非唯一一位看好去中心化的CEX創始人。Gate創始人Dr. Han在前不久的公司12週年慶典上同樣強調,將持續深化Web3.0佈局,加快去中心化技術的應用與落地。
CEX如何迎接去中心化浪潮
針對去中心化浪潮帶來的衝擊,各大CEX也在兼顧去中心化的自由與創新優勢的同時,利用CEX的流動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爲用戶提供一個低門檻、可控風險的去中心化體驗通道。
其中,幣安的Alpha,Gate的MemeBox(現已昇級爲 Gate Alpha)還有OKX最新上線的Boost便是典型案例。這類Web3入口産品主要麵向早期或潛力代幣市場,通過簡化鏈上操作,讓用戶在平颱內即可參與去中心化項目。相比DEX,這類産品保留了中心化交易所的流動性和快速交易優勢,同時通過智能合約審計、項目篩選和風險控製機製,降低用戶在鏈上投資的安全風險,也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DEX資産自主管理、高自由度和低門檻參與的新興優勢。
這三者在功能定位上非常相似,都是爲了讓用戶參與早期加密項目,但在具體實現和生態整合方麵存在一些差異。幣安 Alpha 通過積分繫統結合交易量和任務完成情況,用戶可兌換空投或參與Token Generation Event,偏向積分化激勵與代幣空投。Gate Alpha則強調社區驅動,用戶通過投票、完成錢包任務或參與活動獲取代幣等獎勵,更注重社區互動與收藏價值。OKX Boost則採用去中心化合約執行獎勵,用戶可通過交易量和錢包餘額參與早期項目或DeFi活動,強調鏈上透明度與去中心化體驗。
根據此前披露的數據,Gate Alpha在今年5月,僅上線一個月的時間內,交易額就已突破30億美元,其中超過60%的代幣在上線後一週內實現價格翻倍。
CEX應對去中心化浪潮而推出的另一個重要産品便是Web3錢包。Web3錢包本質上是用戶資産管理和鏈上交互工具,允許用戶直接存儲多種數字資産,無需頻繁提幣或管理複雜私鑰。在DeFi入口方麵,Web3錢包內置了質押、藉貸、流動性挖礦等功能,用戶可以直接通過錢包與智能合約交互,參與鏈上金融活動並獲得收益。對於平颱而言,Web3錢包不僅增強了用戶黏性和生態活躍度,還拓展了服務邊界;對於用戶而言,它則彌補了CEX在資産自主權、操作靈活性等方麵的不足。
從時間線上來看,Gate在Web3錢包的推出時間上走在前列,早在2023年8月就正式上線。而幣安、OKX則是在當年11月才推出Web3錢包。
總結:
Web3領域當前的髮展呈現出快速增長與多元化應用並存的態勢:DeFi、NFT、去中心化身份和跨鏈協議不斷成熟,用戶規模和資金流入持續增加。然而,Web3仍麵臨用戶門檻高、體驗複雜、合規監管不明等挑戰,導緻普通用戶參與意願受限。
麵對這一睏境,CEX通過推出Web3錢包、早期項目入口産品爲用戶提供低門檻、可控風險的鏈上參與渠道。通過兼顧去中心化的自由與中心化的便利,CEX在推動Web3生態落地的同時,也在探索自身生態的昇級和創新路徑。
相關推薦:鏈上質押、餘幣寶與Launchpool協同髮力,加密理財進入組合拳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