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議院驚險過關:“大而美”法案迎來關鍵突破

上個星期六(6月28日)晚間,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支出法案在參議院成功跨過關鍵程序性門檻,爲這項巨額預算計劃的落地掃清了重要障礙。

這次表決主要是決定是否進入對該法案的最終辯論環節,結果以51票支持、49票反對險勝過關。全體民主黨議員一緻投下反對票,共和黨內部也有分歧,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Thom Tillis和肯塔基州的Rand Paul兩位共和黨參議員加入了反對陣營。

這場投票持續了數小時,過程中局勢一度膠着,僵局直到最後階段才被打破。此前態度尚未明確的猶他州參議員Mike Lee、佛羅裡達州參議員Rick Scott和懷俄明州參議員Cynthia Lummus在關鍵時刻鬆口,轉而投下了支持票,成爲推動法案前行的關鍵一環。

更具戲劇性的是,長期對該法案持批評立場的威斯康星州參議員Ron Johnson也在最後關頭改變了立場,將自己的一票由“反對”改爲“支持”。這一票恰好讓法案突破了簡單多數門檻,使得副總統JD Vance無需額外投票來打破平局。

投票結果出爐後,特朗普很快在他的自創社交平颱Truth Social髮文慶祝,通篇用大冩字母強調,稱對“今晚的共和黨人感到無比驕傲”。

特朗普在社媒平颱髮文慶祝。來源:白宮X主頁

“大而美法案”:減稅豪賭與赤字漩渦

“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在其最新競選期間提出的一個龐大立法議程的暱稱,其本質上是一個綜合性財政和稅收法案,全長超過900頁,目標是把多項減稅、增加支出和結構性改革捆綁在一起,一攬子通過,希望通過大規模減稅來刺激經濟增長,期望未來的增長能“賺回來”減稅導緻的赤字。

核心目的:

延續和擴大減稅:

  • 永久化2017年特朗普政府的“減稅與就業法案”中的主要減稅條款。

  • 對小費、加班費、部分汽車貸款等免稅。

  • 提高兒童稅收抵免額度,增加老年人稅收扣除。

在特定領域增加政府支出:

  • 增加國防預算,特別是邊境安全撥款。

  • 對某些基礎設施和産業提供支持。

部分對衝減稅帶來的財政缺口:

  • 計劃通過削減醫療補助(Medicaid)、食品補助等社會福利項目來抵消部分開支。

引髮爭議的主要矛盾點:

赤字和債務風險

  • 獨立分析機構和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算,這項法案未來十年可能新增至少3到5萬億美元的聯邦赤字。

  • 美國當前國債已超36萬億美元,繼續大規模減稅卻不匹配可持續的財政平衡,被批評是對國家信用和貨幣穩定的風險。

內部博弈

  • 共和黨內部就如何“省錢”分歧巨大。

  • 保守派要求更激進削減福利,溫和派(尤其是來自高稅州的議員)則要求放寬州稅(SALT)抵扣限製,以減輕對中産階級的負擔。

  •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喊話,勸保守派“不要太瘋狂”,強調選票和連任需要。

分配正義問題

  • 民主黨批評該法案主要惠及富人和企業,普通人享受的稅收優惠有限,但可能因福利削減而受損。

可能帶來的影響

特朗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如果真的通過,短期內就是經濟的“興奮劑”。減稅能讓企業和消費者手裡的錢變多,促進消費和投資,幫忙創造就業,看起來挺吸引人的。不過,這個法案的減稅規模很大,配套的開支削減又有限,勢必會讓美國的財政赤字大幅增加。赤字一上去,政府就得藉更多錢,國債飆昇,投資者對美債的信心可能會受影響,甚至加劇美元貶值和通脹的擔憂。

長期來看,如果經濟沒辦法靠增長來填補這些新增的債務缺口,未來政府可能不得不提高稅收或者砍福利,政治上的矛盾和壓力都會加大。

對全球市場來説,這種財政風險會讓投資者更加青睞黃金和比特幣這類“硬資産”避險,資金流向可能出現變化。此外,美聯儲如果和財政政策不協調,利率和資本市場也可能受到衝擊。 

非農數據登場:就業表現或再掀市場波瀾?

剛剛通過參議院的大而美法案,讓投資者對美國財政前景充滿疑問,但當下市場的焦點並不止於此,接下來,所有人還盯着本週四即將公佈的非農就業數據。赤字擴張疊加就業表現,將直接影響美聯儲的政策取向,也關繫到接下來風險資産和加密市場的走向。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6月將新增11萬就業人口,前值爲13.9萬,失業率預計從4.2%昇至4.3%。這一數據將成爲美聯儲關注的重點,特別是在關稅、人工智能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失業率是否出現進一步攀昇,仍存在不確定性。

若新增就業低於10萬,黃金價格或將上漲,股市和美元可能承壓,同時資金或流向比特幣等加密資産以對衝經濟放緩風險;反之,若新增崗位超過15萬,股市和美元將受提振,市場風險偏好回昇,可能令黃金和加密資産短線承壓,因避險需求下降。

此外,勞動參與率和就業人口比率近期有所下降,成爲市場關注的關鍵指標。若失業率保持低位,但勞動力參與減少,意味着勞動力市場潛在疲軟,經濟前景或存隱憂。通常,強勁的就業形勢能吸引更多勞動者重返崗位,這也將是後續觀察的重點。

2025年非農數據對加密市場的幾次典型影響

2025年1月非農:

  • 數據超預期(新增就業強勁)。

  • 美元走強,美債收益率上行,風險資産承壓。

  • 比特幣短線下挫,但因市場對強經濟下通脹可控的樂觀預期,隨後快速反彈。

2025年3月非農:

  • 數據略低於預期,就業市場放緩跡象初現。

  • 美聯儲年內降息預期昇溫,黃金和比特幣同步拉昇。

  • 比特幣漲幅超3%,資金把它視作對衝潛在衰退與貨幣寬鬆的工具。

 2025年4月非農(意外疲軟):

  • 大幅低於預期,失業率小幅上昇。

  • 美元走弱,金價大漲,比特幣一度突破重要關口,當日漲幅超5%。市場押注美聯儲或提前降息,推動流動性轉向高風險資産和加密市場。

2025年5月非農(數據平穩):

  • 接近預期,就業穩健。

  • 市場反應平淡,美元持穩,美債收益率波動有限。

  • 比特幣走勢受宏觀情緒影響不大,更多跟隨技術麵和ETF流入節奏震盪。 

在週四的非農數據公佈之前,週二將公佈的6月標準普爾PMI終值、ISM製造業PMI終值以及5月JOLTS職位空缺也會爲非農就業報告提供重要的前瞻指引。此外,週三的6月ADP小非農、週四的ISM非製造業PMI、貿易收支、工廠訂單及初請失業金人數,也將爲市場研判美國就業和經濟走勢提供更多佐証。

相關推薦: 創紀錄的第二季度後,月度收盤會如何?本週比特幣(BTC)五大關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