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正在徵求公眾意見,探討數字身份工具及其他新興技術如何用於打擊加密市場中的非法金融活動。其中一項建議是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智能合約中嵌入身份驗證。
本週發布的這一諮詢起源於七月新頒布的《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指導及建立法案》(GENIUS法案)。
該法案為支付型穩定幣發行商制定了監管框架,要求財政部探索包括應用程式介面(API)、人工智慧、數字身份驗證和區塊鏈監控在內的新型合規技術。
徵求意見書提出的其中一個想法,是DeFi協議可將數字身份憑證直接整合至程式碼。在這種模式下,智能合約可在執行交易前自動驗證用戶憑證,將“了解你的客戶”(KYC)以及反洗錢(AML)措施直接內嵌於區塊鏈基礎設施。
財政部:數字身份可降低合規成本
財政部表示,數字身份解決方案可能包括政府ID、生物識別或可攜帶式憑證。這些方案不僅能強化隱私保護,還能降低合規成本。
這也有助於金融機構和DeFi服務在交易前識別洗錢、恐怖融資或規避制裁等行為。
財政部同時指出,數據隱私憂慮以及在創新與監管監督之間尋求平衡也是潛在挑戰。“財政部歡迎各方就認為與財政部相關工作的任何事宜提供意見,”該機構表示。
公眾意見徵集將持續至2025年10月17日。諮詢結束後,財政部將向國會提交報告,並可能據此發布指導意見或提出新規。
美國銀行警告穩定幣收益漏洞
為進一步完善監管,近期由銀行政策研究所(BPI)牽頭的多家美國主要銀行團體敦促國會根據GENIUS法案收緊規定,警告稱存在漏洞可能讓穩定幣發行方規避利息支付限制。
BPI於週二發函稱,發行方可能通過與交易所或關聯方合作提供收益,從而削弱法律本意。該團體警告,若收益型穩定幣規模失控,可能導致高達6.6萬億美元的存款流出傳統銀行,進而威脅企業信貸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