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WeFi集團首席執行官Maksym Sakharov

加密貨幣行業一直專注於相同的市場:美國和歐盟。討論主要圍繞監管明確性、投機收益和機構準入,無論是矽谷的風險投資公司還是華爾街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發行商。

不幸的是,這種執念讓行業大部分人忽視了一個更緊迫的現實,即加密貨幣採用的未來不在紐約、倫敦或布魯塞爾,而在拉各斯、布宜諾斯艾利斯和馬尼拉。

一些人,特別是那些認為加密貨幣的合法性取決於發達市場機構資本和監管接受度的人,可能會對上述說法不以為然。然而,數字呈現了不同的畫面,即使這一點經常被忽視。

Chainalysis最新的加密貨幣採用報告顯示,印度連續第三年在數字資產使用方面位居世界第一。尼日利亞、越南和菲律賓緊隨其後。

這些市場並非由投機新資產類別的慾望驅動。推動它們的是金融生存和實用性的根本需求。這是真正增長發生的地方,具有重塑貨幣體系的潛力。

加密貨幣已經在解決問題的地方

以阿根廷為例,該國年通脹率歷史上曾突破三位數。在那裡,公民一直在將比索兌換成穩定幣,不是為了交易,而是為了保值。此外,他們購買比特幣(BTC)不是為了持有,而是使用這些與美元掛鉤的數字資產購買雜貨和支付房租。

尼日利亞的情況幾乎相同,公民經常使用加密貨幣進行跨境貿易和匯款,幫助大幅削減傳統匯款服務徵收的高昂費用。此外,根據Chainalysis報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加密貨幣用戶增長速度在全球所有地區中最快,每年新增用戶近20%。

這些例子表明,加密貨幣已經在解決服務不足經濟體的日常問題。對許多人來說,數字資產不是為了對沖投資組合,而是為了生存。

美國和歐盟看錯了方向

將上述情況與美國和歐盟進行比較,在這些地區,比特幣和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機構託管和監管爭奪戰通常主導著數字資產討論。

這是對全球格局的誤讀。這些問題對主要金融市場可能很重要,但對世界某個地區的無銀行賬戶人群或另一個地區的匯款發送者和零工工作者來說卻無濟於事。

當行業領袖聲稱通過ETF等方式實現"主流採用"時,他們忽視了採用已經到來,只是不在華爾街關注的地方。

下一個10億用戶不會關心現貨以太坊ETF,而是關心基本的日常工具,比如那些能讓他們在不損失一週工資給中介費用的情況下匯款回家的工具。

這種轉變可能產生巨大的市場影響。僅為西方市場構建的項目和交易所可能無意中將自己與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用戶群體之一隔離開來。

當這些項目和交易所為爭奪已經擁擠且成熟的市場份額而鬥爭時,它們忽視了那些沒有得到足夠關注的領域。這是未來幾年真正增長和快速採用將發生的地方。

主流採用的真實故事

當然,上述觀點並不意味著發達市場將不再重要。如果說有什麼不同的話,機構資本和受監管准入仍將是加密經濟的關鍵組成部分。然而,它們不會是採用故事的主要部分。

核心是拉各斯的出租車司機使用穩定幣避免奈拉貶值,或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小店主保護自己免受三位數通脹影響。或者是從國外匯款回家而不向傳統中介支付7%費用的工人。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24年僅匯款就價值超過6850億美元。

如果交易成本僅降低1%,就會有數十億美元更多地流入最需要的人手中。這在加密貨幣的幫助下是可能的,因為它更便宜、更快速。這就是為什麼菲律賓等地超過100萬商戶現在通過移動錢包鏈接平台接受數字貨幣支付。

這一人群不應僅被視為新的散戶交易者群體。他們是核心市場。甚至發展中國家的監管機構也在努力快速行動。尼日利亞央行最近建立了監管沙盒並發放了幾個新的虛擬資產許可證。

這種草根活動比備受推崇的ETF發行具有更大的重塑金融的潛力。然而,行業仍將這些市場視為次要市場,儘管它們是測試加密貨幣金融包容性原始目標的主要場所。

停止追逐錯誤的市場

前進的最佳方式是行業重新調整其優先級。與其為華爾街投資者量身定制每個產品,不如為世界其他地區構建強大、簡單和移動優先的基礎設施。這意味著優先開發低成本匯款通道、無縫法幣入金渠道以及為將加密貨幣視為生命線而非彩票的人群提供教育資源。

全球金融的未來不應由傳統金融巨頭書寫,而應由新興經濟體中發現真正經濟賦權工具的日常用戶書寫。現在,問題不是數字資產的主流採用是否會發生,而是參與者中誰足夠聰明,能夠識別真正的主流在哪裡。

真正的前沿從來不在華爾街。它在其他任何地方,一直如此。忽視這一現實不僅是短視的,更是魯莽的。如果加密貨幣行業聲稱正在構建全球金融基礎設施,就不能僅為最富裕的市場設計。

在金融體系最薄弱的國家,服務現實世界需求的平台將定義未來。那裡是加密貨幣已經發揮作用的地方。

觀點作者:WeFi集團首席執行官Maksym Sakharov

相關推薦:澳大利亞起草法律加強對加密交易所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