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點:

  • 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大幅降息可能引發通脹飆升、美元走弱並破壞長期債券市場的穩定。

  • 即使沒有降息,貿易政策和財政擴張也可能推高物價。

  • 無論如何,比特幣都可能受益——無論是在快速降息環境中作為通脹對沖工具,還是在美國宏觀信譽悄然侵蝕時作為緩慢升值的價值儲存。

美國經濟表面上持續增長,但潛在壓力日益突出。如今,這一緊張局勢在美聯儲傑克遜霍爾研討會上受到極大關注。自一月以來,美元已下跌逾10%,核心PCE價格指數徘徊在2.8%,7月PPI大幅上升0.9%,為預期的三倍。

在這樣的背景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保持在4.33%,面對37萬億美元的債務規模,市場愈發感到不安。利率問題已成為美國經濟爭論的中心。

特朗普目前正在公開施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要求將利率下調多達300個基點,降至1.25%-1.5%。一旦美聯儲順從,廉價資金將湧入市場,風險資產隨之上漲,通脹也將加速。如果美聯儲堅持立場,關稅上升和特朗普新通過的“大美法案”帶來的財政衝擊也可能推動通脹進一步上行。

區別只在於調整的速度和強度,以及這對比特幣價格的影響。美國似乎已踏上通脹之路。

如果特朗普迫使美聯儲降息會怎樣?

如果美聯儲最早於九月或十月開始屈服於政治壓力,後果很可能迅速顯現。

核心PCE價格指數有可能從當前2.8%升至2026年超過4%(作為參考,新冠疫情後的降息和刺激政策曾讓核心PCE價格指數在2022年2月達到峰值5.3%)。新一輪通脹激增或將進一步拖累美元,美元指數(DXY)有可能跌破90。

美國核心PCE指數,單月。來源:TradingEconomics

貨幣寬鬆可能短期內將國債收益率拉低至約4%,但隨著通脹預期上升和海外買家撤離,收益率有可能躍升至5.5%以上。《金融時報》指出,許多策略師警告,這種飆升可能終結牛市行情。

收益率上升將帶來直接的財政影響。美國債務利息支出可能從當前約1.4萬億美元升至2026年高達2萬億美元——約占GDP的6%——引發債務服務危機,並進一步施壓美元。

更大的風險在於美聯儲的政治化。如果特朗普設法讓鮑威爾下台並任命更順從的主席,市場或將對美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失去信心。《金融時報》專欄作家Rana Foroohar指出:

“大量研究表明,當總統以毫無根據的威脅干擾鮑威爾、破壞法治時,最終推高的不是利率,而是貸款成本,並抑制經濟投資。”

她以土耳其為例,稱央行高管撤換導致市場崩潰,通脹率飆升至35%。

如果美聯儲保持利率穩定

維持政策利率看似更為穩妥,也有助於維護美聯儲的機構信譽,但這並不能讓經濟免受通脹影響。

實際上,已有兩大因素推動物價上漲:關稅和“大美法案”。

主要經濟指標已經顯示出關稅的影響。S&P Global美國綜合PMI快報7月升至54.6,創去年12月以來新高,服務業投入成本從59.7升至61.4。在S&P Global調查中,近三分之二製造商將成本增加歸因於關稅。S&P Global首席商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表示:

“7月商品和服務售價大幅上漲,是過去三年中最大的一次之一,這預示著消費者價格通脹將進一步超出美聯儲2%的目標。”

“大美法案”的影響尚未完全體現,但圍繞其支出增加和大規模減稅的警告已不斷增加。7月初,IMF表示該法案“不利於中期減少聯邦債務”,其擴大赤字的措施有可能破壞公共財政穩定。

在這種情境下,即便近期沒有降息,核心PCE價格指數也可能緩慢升至3.0%-3.2%。10年期國債收益率預計會更溫和地升至明年夏天的4.7%。債務利息支出將升至約1.6萬億美元,占GDP 4.5%,雖高但尚未失控。DXY可能進一步下跌,摩根士丹利預計2026年中可能降至91。

美國10年期國債市場收益率。來源: St.Louis Fed

即使在這種相對溫和的情境下,美聯儲也未能全身而退。關稅爭議正在分化政策制定者。例如,被認為是新任主席潛在人選的美聯儲理事Chris Waller支持降息。麥格理策略師Thierry Wizman近期警告稱,FOMC內部的分歧可能演變為政治派系,從而削弱美聯儲抗通脹的決心,最終導致收益率曲線變得更為陡峭。

宏觀環境對比特幣的影響

在第一種情境下——急速降息、高通脹和美元貶值——比特幣很可能和股票、黃金一起迅速上漲。當實際利率為負且美聯儲獨立性受到質疑時,加密貨幣有望成為首選價值儲藏工具。

在第二種情境下,行情發展將更為緩慢。比特幣可能要到2025年底前橫盤整理,直到明年通脹預期與現實接軌。然而,隨著美元持續走弱、赤字累積,非主權類資產將逐漸受到青睞。比特幣的價值主張將轉化為對沖系統性風險,而非技術投機。

降息預期持續升溫,無論美聯儲今年秋天是否順從,美國都已不可避免走向通脹。特朗普激進的財政刺激和貿易政策確保了價格上漲壓力已內嵌於體系。無論美聯儲是否很快降息,美元和長期債務的前路都不樂觀,而比特幣不僅是旁觀者——它或許是最適合當前宏觀環境的資產之一。

相關推薦:2010年早期比特幣(BTC)網站域名即將被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