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點:
衍生品數據顯示,儘管ETF資金流入強勁,比特幣交易者信心有限,下行風險依然存在。
黃金上漲和美國國債收益率下滑,反映投資者恐慌情緒加劇,財政壓力與貿易爭端影響交易者情緒。
自比特幣週一創下歷史新高以來,其上漲動力始終未能恢復。比特幣現貨ETF資金流入強勁,顯示機構需求旺盛,但比特幣衍生品指標表現依然疲弱,表明交易者仍不確定117000美元關口能否守住。
比特幣月度期貨相較現貨市場溢價為7%,本週幾乎沒有變化。強烈樂觀情緒時期,這一溢價通常會升至10%以上,因槓桿多頭需求增加。然而,數據顯示,即使比特幣在9月28日至週二期間上漲了14%,交易者信心依然未見提升,該指標仍與一個月前持平。
美中緊張局勢下,比特幣表現滯後,黃金創紀錄新高
黃金週三飆升至4050美元附近的歷史新高,投資者在美國財政危機和經濟增長放緩背景下尋求避險。據彭博社報導,知名投資組合經理、億萬富豪雷·達里奧(Ray Dalio)表示,美國債務螺旋式上升帶來的風險“威脅貨幣體系”。
美國總統特朗普指責中國對稀土礦出口徵收新港口費用,並威脅將“大幅提高”中國進口關稅作為回應。標普500指數下跌1.9%,投資者擔憂貿易戰升級將損害企業盈利,人工智能板塊受影響尤為明顯。
儘管比特幣常被視為數字黃金,其與標普500指數相關性仍然顯著,目前滾動40天相關性為73%。交易者風險偏好受股市下跌擔憂影響,短期美債需求強勁進一步印證這一觀點。
美國一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3.61%,接近三年來最低水平,顯示投資者在通脹壓力持續下仍願意接受更低回報。美國個人消費支出指數8月同比上漲2.7%,創六個月新高。分析師預計,2026年隨著進口關稅生效,物價將加速上漲。
比特幣期權的delta偏斜週五攀升至8%,顯示交易者對下行價格風險仍感到不安。有趣的是,該指標上次顯示樂觀是在7月18日,隨後兩週上漲13.4%——這表明限制比特幣看漲情緒的因素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
中國的穩定幣需求為交易者的定位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當投資者急於退出加密貨幣市場時,穩定幣通常以比官方美元/人民幣匯率低0.5%或更大的折扣交易。
自週三以來,USDT兌人民幣(USDT/CNY)一直略有折價,顯示在比特幣上漲乏力時,交易者選擇套現。但當比特幣跌破120000美元後,該指標回歸至平價,顯示交易者不再急於退出加密市場。
儘管10月比特幣現貨ETF淨流入達50億,市場信心依然低迷,宏觀風險持續高企。比特幣衍生品指標顯示交易者仍然猶豫轉向多頭,價格下行空間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