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託管銀行的紐約梅隆銀行(BNY)正在探索代幣化存款,以使客戶能夠全天候即時轉帳,同時緩解其傳統系統的限制。

BNY財資服務執行平台負責人Carl Slabicki告訴彭博社,該項目是升級實時和跨境支付努力的一部分,旨在將其2.5萬億美元日支付流量的一部分轉移到區塊鏈軌道上。

Slabicki表示,代幣化存款可以幫助"銀行克服傳統技術限制,使其更容易在自己的生態系統內轉移存款和支付——最終,隨著標準的成熟,在更廣泛的市場中轉移"。

代幣化存款是由商業銀行資金一對一支持的數位代幣。與通常由證券或第三方儲備支持的穩定幣不同,代幣化存款代表對商業銀行餘額的直接債權。

Cointelegraph已聯繫BNY徵求評論,但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回覆。

高盛、BNY推出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

七月,高盛和BNY透露,他們正在合作為機構客戶提供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的訪問權限,旨在為傳統金融帶來實時結算和全天候市場准入。

這些基金的所有權將記錄在高盛的私有區塊鏈上。該倡議包括貝萊德(BlackRock)、富達(Fidelity)和聯邦投資管理公司(Federated Hermes)等主要參與者。

貨幣市場基金代幣。來源:Copper.co

BNY也是與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合作構建共享區塊鏈分類帳以實現實時國際支付的30多家機構之一。

全球銀行測試代幣化存款用於跨境支付

BNY的公告正值類似倡議激增之際。摩根大通(JPMorgan)於六月推出了自己的代幣化存款試點項目JPMD。匯豐銀行(HSBC)上月跟進,為企業客戶推出跨境代幣化存款服務。

九月,新生銀行(SBI Shinsei Bank)也與新加坡的Partior和日本的DeCurret DCP合作,探索用於跨境結算的多幣種代幣化存款。三方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開發基於區塊鏈的框架,實現各種貨幣的實時清算。

相關推薦:IBIT成為貝萊德最賺錢ETF,距千億美元僅"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