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 Gracy Chen,Bitget首席執行官
加密貨幣交易者正淹沒在資訊中。即時價格以微秒為單位閃爍,錢包追蹤器提醒新的巨鯨動向,X上的情緒每分鐘都在轉變。對於普通散戶投資者來說,跟上節奏意味著要通過專業級儀表板解碼所有這些——通常是在全職工作下班後。這是塑造加密貨幣下一步演進的真正壓力點——而不是像貝萊德(BlackRock)ETH質押應用這樣的另一個機構產品。
AI交易代理為這一挑戰提供了實用解決方案。它們將市場數據洪流壓縮成單一、可操作的建議,只需要用戶的簡單輸入。比如有人設置指令:"如果BTC在我睡覺時下跌5%,鎖定收益。"AI代理為他們扣動扳機,並在用戶鬧鐘響起前重新對沖。
雖然貝萊德和渣打銀行等華爾街重量級機構最近的舉措為加密貨幣現貨市場帶來了受歡迎的驗證,但它們的作用主要是基礎設施性的,幫助資金進出。真正讓用戶保持參與的將是AI代理,它們讓留在市場中變得更容易、更智能、更可持續。
機構追逐準入,交易者渴望智能
軌道正迅速成為商品。摩根大通2025年電子交易編輯調查了4200名買方和賣方交易員:61%的人表示AI在未來三年將比任何其他技術更多地影響市場——超過API整合,超過區塊鏈本身。
散戶方面講述著同樣的故事。七分之一的加密貨幣用戶樂意將整個投資組合交給算法。參與者想要在人類眨眼之前發現模式的系統。
注意力作為稀缺資產
在這裡區分AI代理和交易機器人很重要。交易機器人仍然主導訂單簿,執行網格或動量腳本。它們是自動化的,但不是智能的。
AI代理運作方式不同。它們即時重寫劇本,融合情緒分數、錢包取證和個人風險預算。
交易者可以從簡單的"買入/賣出"訂單轉向詳細輸入,如"在下個月降低我投資組合的風險敞口"或"識別模因幣早期敘事輪換"。代理然後綜合市場數據,即時重新校準策略。
自主性與問責制之間的不安權衡
一些批評者認為,將執行委託給軟體會剝奪用戶的代理權,如果多個代理同時追逐同一信號,可能會放大尾部風險事件。
其他人警告說,黑盒決策將與即將到來的算法問責規則發生衝突。過去的週期表明,一旦嵌入斷路器、終止開關權限和透明審計日誌等保障措施,生產力收益就會獲勝。
在明年內缺乏代理編排的交易所面臨著看到交易量遷移到交易感覺像Spotify推薦一樣輕鬆的平台的風險。風險投資和併購可能會湧入代理基礎設施,壓縮點擊交易費用,並獎勵暴露代理友好API的市場。
隨著AI代理開始在瞬間跨不同平台交易,更多活動將轉向能夠跟上這種速度的交易所。做市商價差將收緊,價格發現可能加速,直到人類反應時間變得無關緊要。
機構交易台也不會例外。在代理能夠證明確定性日誌後,財務主管將把流量路由到提供最低"延遲到洞察"管道的任何場所。在股票中,延遲戰爭重塑了交易所排行榜;延遲到智能將在加密貨幣中做同樣的事情。
立法者不太可能禁止代理交易,就像他們沒有禁止算法股票一樣。相反,他們將要求每個推理和行動都有可驗證的審計軌跡。
將加密日誌記錄融入其代理框架的平台將把合規從頭痛轉化為護城河。
交易所有兩個選擇
即將到來的競爭不是銀行對交易所。從用戶角度來看,這是"裝備我"對"壓倒我"。嵌入個人交易代理的平台將為大眾開放專業級策略,即使其他人處理他們的法幣入口。
行業應該停止發布為彭博終端構建的儀表板,開始推出傾聽、學習並為日常用戶利益行動的副駕駛。將這個堆疊組合在一起需要即時數據攝取、微調語言模型,以及讓人類設置護欄而無需懸停在每個決策上的治理層。
受監管的準入可能打開大門,但代理執行決定誰走進去,誰在外面等待。
觀點作者: Gracy Chen,Bitget首席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