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Rupena在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表示,比特幣(BTC)與加密資產儲備公司帶來的風險類似於擔保債務憑證(CDO),即一籃子住房抵押貸款和其他類型債務的證券化產品,曾引發2007-2008年金融危機。Rupena是借貸平台Milo首席執行官、前高盛分析師。

Rupena指出,加密資產儲備公司將無對手方風險的持有型資產引入多重風險,包括企業管理團隊的能力、網絡安全,以及企業創造現金流的能力。他補充:

“有一種現象是,人們把一個本來相當穩健的產品,比如過去的抵押貸款,或是現在的比特幣以及其他數字資產,拿來進行結構化設計,使其走向一個投資者無法確定自身風險敞口的方向。”

Rupena對Cointelegraph表示,他並不認為加密資產儲備公司會成為下一輪熊市的導火索。但他指出,槓桿過高的公司可能會因被迫拋售而加劇市場下跌。不過,目前判斷具體影響還為時尚早。

Companies
有178家上市公司在其資產負債表上持有BTC。來源:BitcoinTreasuries

多位市場分析師警告稱,槓桿過高的加密資產儲備公司被迫拋售時,可能引發市場範圍的連鎖反應,並壓低加密貨幣價格。

公司多元化持有山寨幣,市場投資者分歧加劇

傳統金融公司正突破由比特幣(BTC)支持者Michael Saylor所推廣的比特幣儲備策略,轉而多元化布局山寨幣儲備。

例如,7月和8月期間,多家公司宣布Toncoin(TON)、瑞波幣(XRP)、狗狗幣(DOGE)和索拉納(SOL)等企業數字資產儲備策略。

採用加密資產儲備策略的公司,其股價表現出現分化,市場正對越來越多公司轉向數字資產的趨勢作出反應。

健康和保健飲品製造商Safety Shot在8月宣布將採用BONK(BONK)迷因幣作為其主要儲備資產,該消息發布後,公司股價暴跌50%。

同樣,隨著該領域競爭日益激烈,許多比特幣儲備公司的股價在2025年下半年出現下滑。

相關推薦:分析師稱人工智慧(AI)將顛覆股票市場,驅使投資者轉向比特幣(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