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ETH)資產管理公司ETHZilla近期由生物技術領域轉型至加密貨幣,並已批准一項2.5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顯示部分企業正日益將數字資產收益作為流動性來源。

ETHZilla董事會已授權回購最多價值2.5億美元的流通普通股,公司於週一主動披露了該計劃。目前公司流通股為1.654億股。

距離公司由180 Life Sciences更名並將以太坊(ETH)作為核心戰略還不到一個月,這一轉型已推動其低迷股價出現反彈。

ETHZilla的股價顯然受益於其新的ETH國庫重點。來源:Google Finance

ETHZilla目前已以平均每枚3948.72美元的價格購入102,237枚以太坊(ETH),共計花費逾4.03億美元。以當前市場價計算,這些持倉價值約為4.89億美元。公司表示,其最新的以太坊(ETH)購入將由Electric Capital進行質押。

管理層在回購聲明中依舊採用了“市場狀況”、“管理層酌情決定”以及“資本的其他用途”等傳統表述。

ETHZilla是在公司基本面疲弱的背景下推出了新戰略。作為上市公司,其長期面臨營收有限、持續虧損和股東權益稀釋等問題。僅去年,公司累計虧損就超過1.415億美元。

除了ETHZilla外,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The Ether Machine、SharpLink Gaming、Bit Digital和Ether Capital Corp.等數字資產及其他行業公司也已戰略性收購以太坊(ETH)。

來源:Tom Lee Tracker

槓桿和集中風險

分析師指出,當前“加密財務”操作與企業此前採用黃金作為資產策略有諸多相似之處,但他們警告,槓桿驅動的資產負債表擴張依然存在重大風險。如果企業大量舉債收購加密貨幣,一旦遇到新一輪熊市,財務狀況可能進一步惡化。

Amina Bank首席財務官Mike Foy在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表示,目前仍難判斷加密財務戰略長期可持續性。他補充道,目前重要的是明確企業採取該策略是為了投機獲利、市場信號,還是更廣泛的戰略布局。

“如果這些收購收購中有任何異常或不尋常之處,這可能表明這不是長期規劃,而是短期股價操作。”Foy說。

Komodo Platform首席技術官Kadan Stadelmann將以太坊(ETH)資產管理公司與現貨ETF進行類比,並指出前者可提供ETF無法實現的優勢。“現貨ETF在法律上無法提供質押和DeFi服務,”他說道,“以太坊資產管理公司則能獲得更高收益。”

來源:Fabdarice

不過,Stadelmann警告說,這種模式存在重大風險。“ETH國庫公司有風險,比如過度槓桿化,”他說。在熊市中,這可能會引發強制清算,可能對以太坊價格產生連鎖效應。

ETH價格下跌可能會削弱那些通過貸款、可轉換票據或股權稀釋獲得持有的公司的債務融資戰略。

根據Sentora Research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nthony DeMartino的說法,以太坊的風險敞口最大——該類機構持有的以太坊約占其總供應量的3.4%。

相關推薦:124,000美元是頂部嗎?比特幣(BTC)價格高點信號給出不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