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盟立法者即將就備受爭議的"聊天控制"立法做出決定,隱私專家警告,這可能會破壞公眾對數位通信的信任,並推動用戶轉向Web3平台。
爭議的核心是歐盟提出的《預防和打擊兒童性虐待法規》,該法規要求平台在加密之前掃描私人訊息中的非法內容。批評者表示,這實際上為加密系統創造了後門,與歐盟自身對隱私的承諾相矛盾。
Diod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Hans Rempel告訴Cointelegraph:"給予一個本質上可腐化的實體幾乎無限制地窺視個人私生活的權力,與數位隱私的誠實價值聲明不相容。"他稱這項提案是危險的越權行為。
Brickken總法律顧問Elisenda Fabrega指出,該法律似乎"在歐盟法院現有判例法下難以證明其合理性"。她指出了《歐盟基本權利憲章》第7條和第8條,這些條款保障通信的機密性和個人數據的保護。
她解釋說:"客戶端掃描將能夠在傳輸前監控用戶設備上的內容,包括在沒有非法活動跡象的情況下。"
歐盟法律開創危險先例
專家表示,該法規從法律和技術角度開創了危險先例。當被問及這些工具是否可能被濫用時,Rempel補充說:"沒有保證。超過10%的數據洩露發生在政府系統中。"
Fabrega對這種監控對公眾信任產生的更廣泛影響表示擔憂。她說:"加密不僅是一個技術特性,它是對用戶的承諾,即他們的私人通信將保持機密。"
對傳統訊息平台信任的削弱可能促使用戶探索去中心化的Web3替代方案,這些平台通過設計加密來保護用戶數據。
Rempel說:"Web3的隱私戰鬥口號是'不是你的密鑰,就不是你的數據'。這是數據的真正自我託管。"他補充說,最終用戶從"搖籃到墳墓"都保持對其信息的主權。
Fabrega呼應了這一觀點,表示如果聊天控制法通過,"注重隱私的用戶將越來越多地探索去中心化的Web3替代方案"。她警告說,這種轉變可能"分割歐洲數位市場",削弱歐盟塑造國際隱私規範的能力。
球在德國的場上
擁有關鍵投票權的德國尚未採取最終立場。雖然目前有15個歐盟國家支持該提案,但它們未能達到通過所需的65%人口門檻。如果德國投贊成票,該法律可能會通過;如果它棄權或反對,該立法預計將失敗。
Rempel對通過的可能性表示:"我們認為可能性很低。但這不會是最後一次以安全的名義試圖顛覆基本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