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盟推出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加密資產市場(MiCA)框架,該法律統一市場的核心承諾已經面臨壓力。

在最新一期的Byte-Sized Insight節目中,Cointelegraph探討了MiCA是否能兌現其承諾。

承諾與現實

該法規旨在通過在所有27個成員國引入單一許可制度來簡化加密貨幣公司的運營。一旦在一個國家獲得許可,公司就能夠在整個歐盟"通行"其服務,而無需應對各種當地規則的拼湊。

但在實施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包括法國、義大利和奧地利在內的國家監管機構表達了擔憂,認為通行證制度可能會鼓勵公司選擇監管較鬆的司法管轄區,這種做法被稱為監管套利。

"歐洲的監管競爭並不新鮮,"CoinShares歐洲合規和監管事務負責人Jerome Castille表示。

"我們看到零售交易平台在MiFID框架下湧向塞浦路斯和馬耳他。對於MiCA,人們期望這次會有所不同。但我們再次看到公司選擇被視為更寬鬆的司法管轄區。如果人們開始認為並非所有許可證都是平等的,那麼整個單一市場承諾就會落空。"

Castille認為,問題不在於缺乏規則,而在於缺乏一致的實施。"歐洲已經有了非常高水平的投資者保護,可能是全球最高的,"他解釋道。

"現在真正的問題是確保MiCA得到充分實施。沒有正式指導,各國監管機構正在自行決定。這就是分歧甚至監管套利的來源。如果我們做對了,市場對全球參與者來說既安全又有吸引力。如果我們做不到,創新就會尋找其他地方。"

小魚和大池塘

對於較小的公司來說,推出過程尤其具有挑戰性。歐洲加密倡議執行董事Marina Markezic指出,監管機構之間的能力差距和新規則的步伐可能會將初創公司擠出市場。

"在很短的時間內保持合規是非常緊張的,"她說。

"對於最大的公司來說,擁有進入整個歐盟市場的單一通道確實是積極的。但不幸的是,對於較小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它們可能無法在這個過程中生存下來。"

雖然MiCA是歐洲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領先的嘗試,但其成功將取決於規則是否在整個歐盟範圍內得到均勻應用。

正如Markezic補充的那樣,"有27個不同的國家主管機構監督同一項法規。有些更大,有些更小,有些更有經驗,有些更少。這真的是對歐洲的考驗,看我們是否能夠一致地進行監督。"

相關推薦: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新的比特幣(BTC)質押E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