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市場熱潮湧動、RWA概念備受追捧的當下,一家曾被視為“加密財庫”新星的香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QMMM Holdings(NASDAQ:QMMM),卻陷入了停牌、人去樓空的疑雲。該公司在宣佈斥資1億美元建立加密貨幣儲備後,股價在三週內飆升9.6倍,最高漲幅達560倍。然而,9月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以涉嫌利用社交平台操縱股價為由勒令其停牌至今。更令人震驚的是,財新記者實地探訪其香港總部,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創始人桂濱電話掛斷,公司網站和社交媒體專頁全部關閉。這起事件,不僅揭示了加密概念股背後可能存在的巨大風險,也再次敲響了市場操縱和監管缺失的警鐘。
一、QMMM的“加密神話”:1億美元儲備引爆9.6倍股價暴漲
QMMM Holdings於2024年7月在納斯達克上市,註冊地在開曼群島,旗下實際營運業務的公司是兩家香港的媒體及動畫製作公司Manymany Creations和Quantum Matrix。
股價異動: 踏入今年中,QMMM股價開始出現異動。5月宣佈配售4,000萬股,6月底成交急升,股價亦不斷上升。
加密概念引爆: 9月9日,公司突然宣佈將斥資1億美元建立加密貨幣儲備,表示要“整合AI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打造‘新一代加密貨幣分析技術’和‘加密自主生態系’”。這一消息如同火箭燃料,當日股價一度飆升至303美元,比前上日收市急升2589%,當日收盤207美元,亦升1737%。從年初最低不足1美元,最高炒至303美元,漲幅高達560倍。
“賬面身家”暴增: 截至停牌前,QMMM股價為119.4美元,年初迄今升92倍。創始人桂濱的持股比例從原本的約48%,變成14.43%,按停牌前市值計算,他擁有9.9億美元的“賬面身家”。
二、SEC的“紅牌”:涉嫌操縱股價,勒令停牌
然而,QMMM的“加密神話”僅僅持續了三週。
SEC指控: 9月29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佈,即時勒令QMMM暫停交易十日,指公司涉嫌在社交媒體操縱,人為地推高股價和成交量。
停牌至今: 十日期限屆滿後,納斯達克繼續要求公司停牌,直至滿意公司提交的補充資訊為止。
公司回應: QMMM回應指,從未參與任何價格操縱活動,並將全力配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納斯達克的調查。
三、人去樓空,創始人失聯:QMMM的“消失”疑雲
在SEC勒令停牌後,QMMM的香港總部也陷入了“消失”的疑雲。
辦公室人去樓空: 財新記者10月16日到訪其香港總部,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詢問附近另一公司職員,對方稱該公司9月已搬走,對遷至何處不知情。
媒體公司關閉: QMMM主要業務、媒體製作公司“Manymany Creations”已關閉網站和社交媒體專頁。創始人桂濱個人instagram亦轉為私人狀態。
創始人失聯: 港媒記者致電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及主要股東桂濱,他接通電話後,得悉是記者來電就馬上掛斷電話。記者再以WhatsApp短訊查詢,關於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納斯達克勒令停牌、唱高散貨指控、為何公司搬走但無更改上市公司註冊地址等問題,至截稿前並無回覆。公司的直線電話也無人接聽。
四、QMMM創始人桂濱:從“中年好聲音”到“加密妖股”
QMMM的創始人桂濱,其個人經歷也頗具傳奇色彩。
多媒體製作人: 桂濱1977年出生,2001年浸會大學數碼圖像傳播學士畢業後創業,創辦了兩間媒體和動畫製作公司,曾與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HKFDA)、海洋公園等機構合作,提供3D人體掃描科技做虛擬試穿體驗、光雕投影互動遊戲等,又創作100%人工智能AI生成動畫。
“中年好聲音”參賽者: 桂濱還曾是2024年TVB綜藝節目《中年好聲音3》的100強參賽者,演唱盧巧音的《垃圾》,但遭評委差評並在首輪遭淘汰。
“妖股”推手: 從媒體製作人到“加密妖股”的推手,桂濱的經歷令人唏噓。
五、SEC打擊市場操縱:加密概念股的風險警示
QMMM的事件,再次凸顯了加密概念股背後可能存在的巨大風險。
“唱高散貨”騙局: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9月宣佈成立特別工作小組,打擊跨境欺詐、市場操縱,例如“唱高散貨”(pump-and-dump / ramp-and-dump)等等騙局,特別點名中國,表示將審查來自外國的潛在違規行為。
警惕概念炒作: QMMM在連續兩年虧損的情況下,通過宣佈投資加密貨幣概念,股價暴漲數百倍,這無疑是典型的概念炒作。
監管缺失: 儘管QMMM在納斯達克上市,但其註冊地在開曼群島,實際運營在香港,這種複雜的架構也給監管帶來了挑戰。
結語:
香港加密財庫公司QMMM的停牌疑雲,以及其香港總部人去樓空、創始人失聯的現狀,為香港Web3淘金熱敲響了警鐘。這起事件不僅揭示了加密概念股背後可能存在的巨大風險,也再次凸顯了市場操縱和監管缺失的危害。在Web3時代,投資者務必保持警惕,警惕概念炒作,選擇合規平台,並對公司的基本面進行深入分析,才能避免成為“割韭菜”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