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DBS香港首席執行官Sebastian Paredes表示,香港穩定幣監管框架限制了穩定幣在區塊鏈網絡上的衍生品交易功能。

《The Standard》週五報導,Paredes指出,香港針對穩定幣的AML和KYC規定將顯著限制穩定幣在區塊鏈衍生品交易中的應用。他表示,銀行將持續關注相關進展,但目前將重點放在推動香港穩定幣整體能力建設上。

該言論是在香港新穩定幣監管規則於8月1日正式實施後發表。新規將推廣無牌穩定幣定為刑事犯罪,並建立了授權發行人的公開登記冊。

其他業內人士也批評香港穩定幣監管規則過於嚴格。框架首次推出時,香港多家穩定幣公司出現了兩位數的虧損,主要原因是監管要求比預期更為嚴苛。

圖片來源:Wikimedia,香港星展銀行。

DBS深耕加密領域

據監管文件顯示,DBS香港分行是本地主要銀行之一,截至去年,持有資產規模約為4920億港元。DBS也是東南亞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資產總額達8420億新加坡元(約6200億美元)。

該行長期深度參與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行業。本月早些時候,DBS與Franklin Templeton、Ripple合作,為機構投資者推出了基於XRP Ledger的代幣化交易和借貸服務。

8月下旬,DBS還決定通過Ethereum區塊鏈推出結構性票據的代幣化發行,進一步擴展數字資產產品線。此外,DBS還參與穩定幣領域,負責管理Global Dollar(USDG)的美元儲備。

2024年末,DBS為機構客戶推出了一套全新區塊鏈驅動服務。同時,宣布提供場外加密貨幣期權交易。去年,銀行還發布了解決方案,通過區塊鏈技術簡化政府補貼發放流程。

香港穩定幣市場波動

在監管機構採納新框架前後,香港穩定幣相關活動一直非常活躍。隨著嚴格的新規生效,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官員警告稱,本地穩定幣監管框架出台後,欺詐風險有所增加。

這一表態主要源於部分公司宣布有意申請穩定幣牌照所引發的投機熱潮。有關HSBC和ICBC考慮申請穩定幣牌照的消息發布後,隨後又有傳聞稱這些企業在中國監管壓力下選擇退出。

8月初,中國監管部門要求本地企業停止發布穩定幣相關研究或舉辦相關研討會。

隨後,當地主要財經媒體Caixin發布了一則報導,稱在香港運營的中國內地企業可能被迫退出加密貨幣相關業務,但該報導隨後被撤回。

相關推薦:美國參議員或因「外國加密交易」抵制市場結構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