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點

  • SWIFT通過其消息網絡支持全球大部分銀行轉帳,而Ripple使用XRP使跨境支付更快、更便宜。

  • 除了支付,XRP還用於匯款,並正在探索代幣化忠誠度和DeFi應用,SBI控股等機構正在測試整合。

  • SWIFT正在開發一個基於區塊鏈的賬本,用於實時支付,與主要網絡互操作並支持代幣化資產。

  • SWIFT仍面臨過時系統、監管障礙、機構惰性和來自Ripple擴展網絡的競爭等挑戰。

每年全球跨境支付規模達數萬億美元,市場主要由兩大主體主導:歷史悠久的 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和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新興力量 Ripple。SWIFT 運營著龐大的全球網絡,但交易速度相對較慢;Ripple 利用XRP實現近乎實時結算。隨著技術和聲譽的積累,Ripple 已成為 SWIFT 舊有高成本系統的高效替代方案。

然而,SWIFT 現已主動出擊。其正與 Consensys 合作開發共享分類賬,意在與 Ripple 直接競爭。本文將分析 SWIFT 的系統運作模式、區塊鏈規劃及其面臨的挑戰。

認識 SWIFT:國際資金轉移背後的消息系統

SWIFT 是全球銀行通信的核心。它本身並不直接轉移資金,而是通過安全、標準化的消息網絡,讓銀行和支付服務商交換跨境交易指令。

當客戶向海外匯款時,其銀行會通過 SWIFT 網絡向收款銀行發送安全支付消息,內容包括賬戶號碼、金額及參考代碼。每家銀行擁有唯一的 SWIFT/銀行識別代碼(BIC),確保消息準確送達目的地。

SWIFT 是全球金融信賴的中介,向200多個國家提供加密、認證且可靠的消息服務。標準化通信降低了錯誤率,加快了結算速度,並支持合規要求。數十年來,SWIFT 一直是國際資金轉移的基礎設施。

資料顯示 SWIFT 於1973年在比利時成立,由15個國家的239家銀行聯合創建,旨在以更快、更安全的金融通信取代緩慢且易出錯的電傳系統。

XRP的多元化影響:縮短支付時間、推動忠誠度和支持DeFi

通過XRP進行的國際支付可以減少或消除預融資,加快結算並降低成本。日本的SBI Remit使用XRP進行向菲律賓、越南和印尼的匯款。同樣,Pyypl通過Ripple的按需流動性(ODL)集成XRP,用於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之間的匯款,目標是未銀行化用戶。

除了支付,XRP還被整合到旅遊和忠誠度服務中。例如,Webus/Wetour計劃使用XRP(由擬議的3億美元儲備支持)為國航鳳凰知音會員提供基於區塊鏈的代金券和忠誠積分。這些會員未來可以使用XRP進行海外服務,如機場接送和高端乘車。

機構現在越來越多地將XRP視為關鍵的運營和財務資產。例如,SBI控股不僅投資於Ripple,還在其子公司(SBI Remit、SBI VC Trade)中整合XRP,並保持大量XRP儲備。

XRP分類賬是一條高速、低成本的區塊鏈,廣泛應用於跨境支付、代幣化資產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項目。其採用共識協議而非挖礦機制,與工作量證明網絡相比,能顯著降低能源消耗和運營成本。

SWIFT 的區塊鏈項目:架構與願景

SWIFT 的區塊鏈項目旨在實現公鏈與私鏈之間的互操作,並處理受監管的穩定幣及代幣化資產,使其成為未來多功能基礎設施。

該項目的核心特性是實現實時跨境支付。系統設計以增強而非完全替代現有數字基礎設施,便於金融機構與現有系統集成,降低採用門檻。

SWIFT 採用區塊鏈技術,力求在穩定幣和XRP等網絡日益普及的背景下,繼續保持其在全球支付中的中心地位。該項目旨在通過基礎設施現代化,將銀行繼續留在 SWIFT 生態體系中,鞏固其在國際金融中的主導地位。

資料顯示 Ripple 技術可在XRP分類賬上實現3至5秒結算,而基於 SWIFT 的跨境轉帳通常需1至5個工作日。

SWIFT的區塊鏈如何削弱Ripple的優勢

SWIFT的區塊鏈項目建立在其在全球銀行和結算中的長期主導地位之上。其網絡已經連接了全球數千家銀行和金融機構,規模之大可能是Ripple難以匹敵的。Ripple的ODL系統使用XRP代幣作為橋梁貨幣,仍然提供更快、更便宜的跨境支付。對於SWIFT來說,主要挑戰是提高流動性,以達到Ripple的ODL模式的效率水平。

網絡效應也將發揮重要作用。由於大多數機構已經連接到SWIFT,銀行可能會發現採用其新的共享賬本比轉向Ripple的系統更容易。對於Ripple來說,說服金融機構切換網絡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SWIFT在代幣和結算方法上的中立立場也可能幫助其保持對Ripple的優勢。

雖然Ripple的模式依賴於XRP作為橋梁資產,SWIFT即將推出的賬本旨在支持更廣泛的受監管代幣,包括穩定幣和代幣化資產。這種靈活性可能削弱XRP在跨境結算中的主導地位,特別是如果銀行轉向多資產支付系統。

你知道嗎? Ripple的按需流動性(ODL)已被日本的SBI Remit用於向菲律賓和越南等國家匯款。

SWIFT面臨的挑戰

SWIFT的區塊鏈項目仍面臨可能減緩其推出的障礙。最大挑戰之一是將新系統與現有銀行基礎設施連接,同時保持技術兼容性。由於SWIFT運行著一個長期建立的全球消息網絡,使其與分佈式賬本順利協作而不干擾當前服務將是一項複雜的任務。

另一個重大挑戰是跨司法管轄區的監管合規:數字資產、穩定幣和代幣化的不同規則可能使跨境部署複雜化。此外,許多金融機構持謹慎態度;除非新基礎設施的優勢明確且風險得到緩解,否則他們可能會猶豫不決。

SWIFT還面臨來自Ripple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的激烈競爭,這些合作夥伴關係專注於實時結算。除非SWIFT能夠展示明確且可衡量的優勢,否則其區塊鏈項目可能被視為支持性努力而非領先解決方案。

SWIFT的區塊鏈會挑戰還是補充Ripple?

展望未來,SWIFT 的區塊鏈分類賬或將以兩種方式重塑全球支付格局。它可能與 Ripple 並存,繼續保持在受監管銀行領域的主導地位;Ripple 則繼續聚焦新興市場的流動性和結算效率。也可能 SWIFT 借助龐大網絡逐步超越 Ripple,降低行業對專有代幣的依賴。

這場競爭將決定跨境支付的未來。Ripple 的應對至關重要。雙方的比拼有望加速創新,並推動與金融科技和區域性銀行的合作,帶來更多實際應用。

最終,決定因素不僅僅是技術優劣。網絡效應、機構信心以及與全球金融整體目標的契合度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推薦:加密貨幣衍生品資金費率降至3年低點:看漲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