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白話區塊鏈,作者:Paul Veradittakit,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5年,加密貨幣公司融資勢頭迅猛,年內已吸金超過160億美元,並完成了100多宗併購交易,行業正邁向創紀錄的高度,早已超越2024年全年的交易總額。這輪週期根基紮實,美國監管環境日益明朗,全球市場熱情高漲,戰略性併購與IPO熱潮更是為未來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025年的併購與IPO熱潮正在重塑加密貨幣行業,吸引了海量新資本、機構關注、創新者和用戶,加速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普及。這種現象與歷史上其他重大技術變革相似:往往需要數十年基礎設施積累,才能迎來爆發式增長。相比人工智慧依賴幾十年的技術沉澱,加密貨幣的成熟之路明顯更快,依託更先進的技術堆疊,疊加更高效的工具,市場動能不再僅靠投機炒作,而是更多由戰略整合驅動,展現出與以往週期截然不同的面貌。
一、勢頭正盛:這輪週期為何與眾不同
加密貨幣市場如波浪般起伏,經歷過高低起伏,儘管風險投資增速放緩,但底層活動卻異常活躍,監管順風、支持加密貨幣的政策、強勁交易流量以及Robinhood等公司加碼加密業務,都在推動行業向前。自2022年巔峰後,2023年資本部署驟降,2024年開始復甦,而2025年則迎來顯著加速,僅第二季度就有31宗超5000萬美元的交易,IPO、併購和債務融資成為增長主力。
年內,加密市場吸納了161億美元資金,但與傳統風投類似,資本正集中於少數基金,導致投資金額更大但交易數量減少。這反映出許多加密公司正邁向成熟的成長階段,同時也意味著創始人和投資者的競爭愈發激烈。
多重因素讓本輪週期獨樹一幟:代幣價格回暖、新產品層出不窮、創始人信心大增、監管為穩定幣和數位資產提供了更清晰的框架,釋放了更多資本。過去,監管的不確定性讓創新者和Web3領域畏手畏腳,生怕觸碰法律紅線。如今,川普政府對加密貨幣的友好態度,通過《Genius Act》和《Clarity Act》等立法,為鏈上採用奠定了基石,雖然長遠影響尚不明朗,但這些舉措無疑減輕了投資者的顧慮,無論是智慧資本還是真金白銀。加上聯準會預計11月降息,更多資本將流向風險資產,數位資產交易系統(DATS)也在鎖定長期資產,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資本流動更加活躍。
投資方向也在悄然轉變:三分之一的資金流向「自下而上」的創新機會,比如永續合約、代幣發行平台、預測市場和新型DeFi專案;另外三分之二則瞄準「自上而下」的戰略布局,包括DATS、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ETF以及進入公開市場的公司。這些公開市場資產在本輪週期中表現搶眼,為更廣泛的公眾提供了接觸加密資產的管道,標誌著行業健康發展的訊號。這種創新與傳統金融融合的平衡,顯示出市場正在走向成熟。
現在正是一個制定加密立法藍圖的短暫窗口期,當前政府的親加密態度為這一窗口提供了契機,但2026年期中選舉即將來臨,時間緊迫。去中心化金融教育基金(DeFi Education Fund)通過回應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數位資產市場結構資訊請求,並發布《2025年負責任金融創新法案》討論草案,致力於保護軟體開發者。
上週的2025年懷俄明區塊鏈研討會聚焦數位資產監管,強調美國亟需建立清晰的加密法規,並呼籲平衡市場結構,政府成員的參與進一步推動了前瞻性監管的討論。展望2026年第一季度,監管基礎將更加穩固,這在以往週期中從未見過,尤其在時間壓力下更顯珍貴。
二、代幣上市遇冷,IPO市場火熱重啟
2025年,代幣上市熱潮有所降溫,新代幣難以為繼,市場吸引力不足拖累了交易流量,依賴代幣發行的專案融資難度加大。相比之下,IPO市場卻如火如荼,2025年美國交易所已有95家公司上市,截至6月中旬共籌集156億美元,同比增長30%。加密相關的IPO表現尤為亮眼,Circle和BitGo等公司領跑潮流,投資者開始將目光轉向加密股票而非代幣。
Circle的IPO於6月5日啟動,發行價31美元/股,到7月中旬飆升至233美元,報酬率超5倍,市值達到449.8億美元。近期,Figure和Bullish也成功IPO,其中Bullish通過穩定幣籌集了11.5億美元,BitGo的IPO計劃及2023年熊市中1億美元的融資更凸顯了投資者熱情。加密公司如今更注重收入與成長,而非單純依賴投機性代幣發行。
IPO及「自上而下」專案的熱潮,通過穩定的商業模式吸引了傳統投資者,這只是IPO熱潮的開端,未來幾個月還將有更多公司蓄勢待發。
三、併購熱潮與行業成熟
2024年是併購創紀錄的一年,超過100宗交易總額達17.3億美元,而2025年勢頭更猛,1月至7月已完成76宗交易,總額62.3億美元,是2024年全年的3.6倍,若保持當前速度,預計全年將達到130宗交易。這股勢頭不再是壓抑需求的釋放,而是行業自然成熟的體現。
戰略性收購
如Robinhood收購Bitstamp,展現了成熟企業打造綜合平台的雄心。Robinhood對加密未來的重磅押注為其生態系統增添了信譽,其第二季度加密收入暴增98%至1.6億美元,公司總收入增長45%至9.89億美元,利潤達3.86億美元。作為零售股票交易的支柱,Robinhood擁抱區塊鏈基礎設施,凸顯了行業向主流、合規方向的轉變。
同樣,晚期交易也亮點頻現,例如Securitize在第二季度從Mantle籌集4億美元用於RWA代幣化,Kalshi以20億美元估值籌集1.85億美元用於預測市場,顯示出對收入驅動、合規模式的重視。
這些動作表明,加密行業正聚焦於與金融巨頭合作,而非單純追逐投機機會。
四、加密貨幣的跨界融合
加密貨幣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尖端科技和全球金融加速融合。在人工智慧領域,OpenMind的OM1 + FABRIC技術堆疊填補了機器人行業的「缺失層」,通過去中心化方式讓不同機器人協同工作;Worldcoin的虹膜掃描身份驗證系統,基於區塊鏈的身份層,可能讓AI代理實現自主認證與交易,解決代理在加密生態中安全交互的難題。
去中心化AI平台,如Sahara AI(對標Scale AI)和Sentient(對標Hugging Face),正在顛覆傳統AI基礎設施。加密AI的應用層尚處早期,但其潛力可能通過鏈上代理和交易系統重塑市場結構,支持代幣化股票的高頻交易。
在支付領域,穩定幣尤其是Circle的USDC已成為全球支付系統的核心,《Genius Act》進一步推動了USDC的普及。Circle第一季度收入增長58.6%,達到5.79億美元,分析師預測穩定幣交易量三年內可能達到每日2500億美元,若勢頭持續,甚至可能在十年內超越Visa等傳統支付系統。PayPal和Visa等巨頭正探索穩定幣整合,將其融入主流支付管道。Robinhood與Arbitrum的合作,讓用戶能在Arbitrum上直接交易USDC,為零售用戶打開了穩定幣交易的大門。這一合作只是冰山一角,Arbitrum等Layer 2解決方案正加速穩定幣的普及,架起加密與傳統金融的橋樑。
這種跨行業的融合吸引了AI、金融科技和消費科技領域的專家,行業界限日益模糊。加密貨幣作為去中心化系統的支柱,正成為全球技術堆疊的關鍵一環。
五、小結
我們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將迎來更強大的市場週期。監管清晰度空前、預期中的降息以及併購和IPO帶來的巨額資本流入,正在為加速增長奠定堅實基礎。以實用性為核心的新動能,正為行業開啟一段高速發展期。我們的策略是抓住這一機遇,集中投資於有望定義其領域的A輪公司。
2025年美國IPO市場表現火爆,年內已有224宗IPO,2024年上半年僅94宗,而2025年上半年飆升至165宗,同比增長76%。僅上半年就有185宗加密相關交易,預計將超過2024年的248宗收購交易。Circle等成功案例及傳統金融巨頭收購加密公司的熱潮,預示著未來週期的強勁勢頭。
加密貨幣與AI、支付和基礎設施的交融,結合監管順風和投資者熱情,將推動行業邁向加速增長的新时代,持續鞏固其作為全球金融和技術支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