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Darren Sonderman和Sydney Sonderman,CAC Group金融類保險經紀人

數位資產、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資產通證化已不再是邊緣概念,它們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預計未來十年內,現實世界資產通證化將達到20萬億美元,全球正加速構建健全法律和監管框架。

美國正在迎頭趕上,特朗普政府推動穩定幣與加密貨幣市場結構立法,以及設立關鍵工作組。

與此同時,全球各國政府正加速投資、創新並推進數位資產相關立法。顛覆性技術推動全球經濟不斷前行。隨著數位資產與去中心化科技重塑全球金融體系,傳統保險卻步伐遲緩,令創新企業面臨風險,也凸顯出更具適應性的保險保障需求。

數位資產即將成為全球市場主流。

董監高責任保險能否跟得上?

董監高責任保險是新興行業的基石,為吸引資本、推動創新和建立信任提供風險轉移和財務保障。

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私營企業,無論規模大小,無論涉及傳統金融還是顛覆性技術,幾乎每家公司都需要董事和高管保險。沒有功能性保險,公司將難以吸引高質量的董事會。投資者尋求的資本將被迫支付本可以通過適當定制保險解決的運營風險和法律費用。

雖然有些人設想了鏈上保險的未來,但傳統金融保險公司正在慢慢接受數位資產。保險獎勵確定性,因此許多保險公司在技術革命的早期階段選擇觀望。區塊鏈、加密貨幣、DeFi 和代幣化風險仍然難以量化,使得保險公司猶豫不決。

當他們介入時,保險覆蓋往往是漏洞百出的,充滿了允許拒絕索賠的漏洞,以提供肯定的覆蓋。許多數位資產行業的公司難以找到願意提供強大、可預測和高效覆蓋的管理責任保險的保險公司。

為進行去SPAC交易或首次公開募股的公司量身定制的董事和高管責任保險難以獲得,往往缺乏必要的細節來應對這些路徑的獨特風險。應保護知識產權、商業秘密、機密信息、代幣化資產或新技術有效性的技術責任保險幾乎不存在。

網絡保險,通常是保護的基礎層,幾乎無法為數位資產的盜竊或挪用、勒索軟體事件或國家行為者的攻擊提供足夠的覆蓋。這種缺乏可靠保險的情況使得數位資產經濟中的公司在承擔變革性風險時暴露無遺。

但儘管存在障礙,協商、安排和不斷改進有效的保險政策是可以實現的。

董監高責任保險:細節決定成敗

為傳統金融設計的現成保險政策不適用於數位資產領域。

需要定制、適應性的政策語言,以確保無論法規、技術變化或基礎設施變化如何,都能實現無縫覆蓋。需要超過30項關鍵保險合同修改,以使保險對直接或間接涉及數位資產/顛覆性技術的公司有效和功能化。

這些保險政策修改包括消除常見的排除條款,引入肯定的數位資產覆蓋,並重寫政策定義以涵蓋機密信息、商業秘密、知識產權、代幣化資產、加密貨幣、穩定幣、衍生品、準貨幣、證券、資產、私鑰和替代價值單位。

購買正確(且必要的定制)保險政策可能是完全保險回暖與無保險回暖之間的區別。公司和領導團隊花時間定制保險政策並投入精力和行動支持與保險公司的業務關係——而不是保險購買交易——已經受益。他們將繼續從一致和可預測的優越保險回暖結果中受益。保險的重要性往往在為時已晚時才被發現。如果不採取預防措施,工作有效的產品將不是在索賠情況下擁有的產品。

監管是把雙刃劍

監管明晰是數位資產全球推廣的關鍵,但監管也可能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當前的監管者,未來可能成為提出訴訟的一方——美國司法部近期民權欺詐行動就是典型案例。此前由司法部、證券交易委員會、紐約州金融服務局、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金融犯罪執法網、貨幣監管署等監管機構強烈建議的法律與運營舉措,在新領導層下卻成為這些機構發起數十億美元訴訟的依據。隨著行政體制更迭,相關訴訟也隨之出現。

類似的情況早有先例。2000年代,銀行被鼓勵發放住房與城市發展部(HUD)支持的住房貸款,結果卻遭遇監管機構大規模次級貸款訴訟,而這些監管機構正是此前推動相關政策的主體。一些保險公司甚至拒絕理賠,令金融機構陷入困境。

由此可見,保險政策必須具備應對監管變化的能力。經過精心設計並經受實戰考驗的保險保單已為客戶支付數億美元法律費用和和解款項,無需高昂訴訟成本。

代幣經濟時代的保險保障

傳統金融行業擁有數十億美元D&O責任保險承保能力,而數位資產/顛覆性科技領域的定制保險承保能力仍處於數億美元水平。隨著顛覆性技術向主流轉變,保險承保能力將會提升,保險成本也將下降。

對於數位資產創新者而言,獲得數百萬美元級的高效戰略性董監高責任、職業責任、技術責任、網絡安全及犯罪保險保障依然至關重要。

觀點作者:Darren Sonderman和Sydney Sonderman,CAC Group金融類保險經紀人。

相關推薦:比特幣(BTC)138億美元期權到期在即,多頭面臨關鍵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