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創紀錄的190億美元加密貨幣市場清算事件引發交易者分歧,一些人認為做市商進行了協同拋售,而分析師則指出這是更自然的去槓桿週期。
DefiLlama數據顯示,周五閃崩期間,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永續合約未平倉合約量從260億美元跌至140億美元以下。
加密貨幣借貸協議手續費收入周五突破2000萬美元,創下單日最高紀錄。DEX一週交易量達到1770億美元以上。各借貸平台的總借款額首次降至600億美元以下,這是自8月以來首次出現。
部分分析師認為市場有機重置
儘管多位交易者認為平台故障和大型市場參與者導致了協同修正,但區塊鏈數據顯示,大部分創紀錄清算是有機發生的。
區塊鏈數據平台CryptoQuant的分析師Axel Adler Jr指出,周五崩盤期間未平倉合約量減少了140億美元,其中至少93%屬於“有序去槓桿”,而非連鎖反應。
Adler在周二X(原推特)平台發文稱,僅有價值10億美元的比特幣多頭倉位被清算,這標誌著“比特幣非常成熟的時刻”。
但並非所有人都認同此次事件完全是機械性的。多位市場觀察者指責主要做市商在關鍵時刻撤出交易所流動性,加劇了市場崩盤。
區塊鏈偵查員YQ表示,從訂單簿數據來看,做市商涉嫌製造了“流動性真空”,加劇了市場修正。
做市商在周五UTC時間晚上9點開始撤出流動性,恰逢特朗普總統威脅加徵關稅後一小時。
YQ在周一X(原推特)平台發文稱,到UTC時間晚上9點20分,大部分代幣價格觸底,被追蹤代幣的訂單簿市場深度跌至僅2.7萬美元,暴跌98%。
區塊鏈數據平台Coinwatch也強調了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的市場深度98%的崩潰。
Coinwatch在周日X(原推特)平台發文稱:“當代幣價格暴跌時,兩個做市商全部撤出訂單簿。1.5小時後,Blue重新啟動機器人,恢復了與之前相當的流動性。而Turquoise雖然還在訂單簿中,但幾乎沒有任何流動性。”
查看另一個未命名的幣安上市代幣,價值超過50億美元,三分之二的做市商“在5小時內放棄了他們的責任。”
Coinwatch還聲稱正在與這兩個做市商討論,以“加速他們重返訂單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