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Telegram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帕維爾·杜羅夫被捕已經一年,這一事件引發了言論自由倡導者的強烈抗議,也讓外界對平台治理的未來充滿擔憂。
2024年8月24日,杜羅夫在法國巴黎-勒布爾熱機場被法國國家司法警察逮捕,作為一項調查的一部分。隨後對他提出的12項指控稱,他涉嫌與其平台用戶實施的嚴重犯罪行為有關。
杜羅夫在近期的採訪中表示,他對案件感到困惑和沮喪。言論自由倡導者嚴厲批評了這次逮捕,稱其對言論自由和平台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一年過去,案件進展甚微,消息平台用戶隱私面臨新的挑戰。
杜羅夫被捕一年後,尚未開庭審理
去年,法國未成年人事務辦公室(Office des Mineurs,OFMIN)——負責打擊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執法機構——在對Telegram的初步調查中發出了逮捕令,杜羅夫因此被捕。
調查人員表示,由於Telegram未對內容進行監管,杜羅夫因此被指控涉及欺詐、毒品販運、網絡欺凌和有組織犯罪等多項罪名。
Telegram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遵守了歐盟法律,包括《數位服務法案》。其內容監管也符合行業標準。
TON Society是基於Telegram前區塊鏈項目開發的The Open Network背後的組織,該組織稱此次逮捕是“對基本人權的直接攻擊”。著名告密者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指責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為獲取私人通信而劫持人質”。
杜羅夫直到2024年9月才打破沉默。他在Telegram上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準備退出與我們原則不符的市場”。他還稱對被捕感到意外,因為Telegram據稱擁有多種與當局合作的機制。
杜羅夫表示,這次逮捕對他個人也產生了影響。他透露,伴侶朱莉·瓦維洛娃因調查壓力而流產。
直到12月,他才首次出庭。幾個月後,他獲得了有限的自由,可以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處理業務,但法國的案件仍在進行中。
在6月接受塔克·卡爾森(Tucker Carlson)採訪時,杜羅夫澄清,他目前並未接受審判,而是有義務出現在所謂的“預審法官”面前,這些法官的職責是“確定是否有足夠證據讓他接受審判”。
他表示,目前要求他留在法國的規定“非常奇怪且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按程序,他只需每隔幾個月出庭一次。他希望這一局面能夠得到解決,或至少在未來幾個月內解除旅行限制。
截至8月24日,相關調查仍在持續進行。
全球政府加強對加密消息應用的監管
杜羅夫的案件發生之際,全球各地的監管機構正加緊對加密消息服務的監管。
目前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的丹麥提出了一項法案,要求包括WhatsApp、Signal和Telegram在內的加密消息平台對用戶發送的每一條消息、照片和視頻進行掃描。
該法案名為“預防和打擊兒童性虐待條例”,批評者稱其為“聊天控制”。據報導,該法案已獲得27個成員國中的19個支持。要想通過,需至少15個國家支持,且這些國家人口需占歐盟總人口的65%以上。
歐洲加密倡議組織呼籲公民聯繫歐洲議會成員,並表示將在9月與監管機構直接對話。
杜羅夫表示,他寧願讓Telegram退出某些市場,也不會遵守違反公司隱私道德原則的規定。
“Telegram寧願退出市場,也不會通過後門方式破壞加密,侵犯基本人權。與一些競爭對手不同,我們不會為市場份額出賣隱私。”他表示。
在杜羅夫的祖國俄羅斯,政府對加密消息應用進行了打壓,禁止WhatsApp和Telegram,理由是這些平台被用於欺詐和恐怖活動。政府還禁止了Facebook、Instagram和X。
作為替代,俄羅斯政府開發了Max消息應用,以及由杜羅夫本人開發的社交媒體平台VK。2014年,杜羅夫因拒絕提供有關反對親俄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的烏克蘭抗議者的用戶數據而離開VK。
據報導,Max直接整合了政府服務和P2P支付功能。但有指控稱,該應用存儲用戶數據,包括聯絡人列表、元數據、IP地址和時間戳,並將這些數據提供給當局。自9月1日起,在俄羅斯銷售的手機將預裝該應用。
全球範圍內,加密消息應用正面臨越來越大的隱私妥協壓力。無論是在日益專制的國家,還是出於對兒童安全的合理擔憂,一旦用戶隱私被剝奪,便難以恢復。杜羅夫的案件雖然進展緩慢,但無疑會對消息應用的監管及其發展方式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