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ck Network是一個針對人工智慧熱潮的基礎設施協議,該公司週二表示已推出零層區塊鏈,旨在支持去中心化人工智慧網絡。

該區塊鏈旨在作為人工智慧應用的基礎設施,特別是為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絡(DePIN)構建的應用。這些網絡結合硬體、代幣激勵和分佈式處理,為雲服務等中心化資源創造替代方案。

此舉與加密貨幣行業內日益增長的推動力相一致,即將Web3去中心化原則引入人工智慧開發領域,該領域仍由OpenAI和谷歌等中心化參與者主導。

"目前,高性能人工智慧算力嚴重集中在少數科技巨頭手中,"Planck發言人告訴Cointelegraph。

Planck是致力於人工智慧去中心化替代方法的幾個區塊鏈項目之一。例如,Bittensor專注於去中心化機器學習,而Fetch.ai通過其去中心化平台促進人工智慧代理的創建。

Planck表示,其區塊鏈將通過交易費用、SDK(軟體開發工具包)使用和開發者工具產生協議收入。同時,提供算力資源的GPU(圖形處理器)運營商將根據機器的正常運行時間(連接性證明)和實際利用率(交付證明)獲得協議原生代幣獎勵。

GPU租賃和人工智慧晶片短缺

Planck的大部分收入來自GPU租賃和算力合約。該公司表示,其按小時計費的按需模式與傳統雲服務相比可削減高達90%的成本。

自2月以來,該公司產生了150萬美元收入,主要來自GPU算力租賃。該公司還與Vast.ai、CoreWeave和Lambda等其他基礎設施提供商競爭,這些公司都在利用持續的人工智慧晶片短缺獲利。

這種短缺推動了GPU即服務行業的爆炸性增長。根據Precedence Research的數據,該市場在2024年達到40億美元,預計將以23%的年增長率增長,到2034年達到320億美元。

"中心化人工智慧算力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通過去中心化GPU網絡,Planck可以提供高達90%的成本節約,"Planck發言人表示。

相關推薦:以太坊(Ethereum)研究員提出"精簡"網絡應對量子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