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百萬美元損失的頭條新聞到涉及聲譽掃地的加密高管的法庭戲碼,大眾對區塊鏈的認知往往呈現為一連串無休止的醜聞。
在最新一期的《The Clear Crypto Podcast》中,主持人Nathan Jeffay和Gareth Jenkinson邀請嘉賓——Algorand基金會首席法務和營運長Jennie Levin,共同深入探討實際情況,以及為何這些問題通常與其說是關於加密貨幣,不如說是人類不當行為的體現。
老套的騙局新包裝
Levin指出,儘管主流媒體報導經常聚焦於像FTX這樣崩潰的交易所,但潛在的不當行為通常並非加密貨幣特有;這只是給了舊有問題一些新的、有時令人困惑的名稱。
「在傳統金融領域,搶先交易證券的行為一直存在,」她說道。「這只是利用加密行業進行操作的一種方式。雖然它是加密行業特有的,但發生的詐騙模式在其他領域也同樣存在。只是現在可以在加密社群的技術環境中實施這些行為。」
事實上,當今最具破壞性的加密犯罪大多是對區塊鏈協議的高度技術性攻擊,通常由對程式碼有深入了解的人所實施。
「如果你干擾底層系統和區塊排序,那麼確實可以利用它獲取優勢,」Levin說道。「這需要了解協議程式碼,熟悉不同參與者,並能夠對整個系統有極其深入的理解。」
犯罪與懲罰
這種技術深度創造了法律和道德灰色地帶,特別是在所謂的白帽駭客案例中——他們利用漏洞後歸還被盜資金。「犯罪就是犯罪,」Levin強調。「聲稱有良好意圖並不能消除犯罪行為或犯罪構成要素。從嚴格的法律角度看,你仍然可能被起訴。」
不過,執法並非總是如此黑白分明。Levin補充道:「司法部或其他調查機構可能不會將這類白帽駭客行為列為首要處理對象,」特別是當損失已經追回或沒有達到聯邦起訴門檻時。
然而,監管依然落後於行業發展。Jenkinson指出,在某些司法管轄區,監管機構對去中心化系統的運作方式存在誤解。
「如果你違反了資料持有規則,他們可能會要求你刪除區塊鏈,」他說道。「但區塊鏈並不是那樣運作的。」
要聽取《The Clear Crypto Podcast》上的完整對話,請在Cointelegraph的播客頁面、Apple Podcasts或Spotify上收聽完整集數。別忘了查看Cointelegraph的全部其他節目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