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據報正與量子計算公司進行"初步談判",以國家安全利益為由向該行業提供資金援助。
彭博社周四報導,商務部官員正在探索使用《晶片法案》專項資金投資量子計算機技術,以保持與中國的競爭力。
消息人士稱,官員們表示政府希望從融資中獲得回報,可能包括在這些公司中持股。
美國政府在2025年8月向晶片製造商英特爾提供了類似交易,持有該公司10%股份,CNBC報導。然而,一些分析師對此類交易持批評態度。
經濟學家兼投資者Peter Schiff在X上表示,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和對私營部門的投資正在使美國傾向於"中央計畫經濟",並補充說自由市場應該決定資金如何配置。
量子計算機可能會破解現代加密標準,這些標準是加密貨幣的基礎,並支撐著銀行、醫療和軍事應用中的數據保護,這促使加密行業尋找後量子密碼學解決方案。
量子霸權對加密貨幣構成生存威脅,但專家對時間表存在爭議
專家們繼續就"Q日"——即足夠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將破解現代加密標準的時間點——何時到來進行辯論,一些人預測量子計算機可能在五到十年內成為威脅。
然而,一些人表示,量子計算機對加密貨幣的威脅已經通過"現在收集,稍後解密"技術出現。
這意味著威脅行為者現在可以編譯公鑰並存儲數據,直到開發出足夠強大的量子計算機,然後從公鑰推導出私鑰。
後量子和去中心化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公司Naoris Protocol首席執行官David Carvalho告訴Cointelegraph,普通人"甚至不會知道"強大的量子計算機是否正在運行。
"當你認為看到量子計算機在那裡時,它已經控制了幾個月,"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