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話李話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每一次講話似乎都牽動著市場,昨天(美東時間 10月14日)老鮑再一次發表了講話,他的講話語氣還是一如既往地慎重,這裡我們簡單用幾句話解讀一下重點:

鮑威爾提到目前“our ample reserves regime has proven highly effective(儲備制度非常有效,他的意思應該是指目前美聯儲的政策工具運行依然良好)”且“outlook for 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changed much since our September meeting(經濟前景與9月相比變化不大)”,這是在給出市場一種政策穩定、風險可控的信號,似乎表明了美聯儲目前並沒有新的緊縮傾向,即沒有必要再激進地進行加息或採取額外措施。

他還同時強調說“Data available prior to the shutdown, however, show that growth in economic activity may be on a somewhat firmer trajectory than expected(政府停擺前的數據顯示經濟增長強於預期)”,這裡給出的潛在信號是,目前美國的經濟依然具有比較好的韌性來應對未來的“軟著陸”,不需要進行緊急的寬鬆措施,也就是老鮑堅稱美國的經濟並沒有陷入衰退,還是會以溫和轉向為主。

另外他還提到一個我們認為比較關鍵的點,那就是“stop balance sheet runoff when reserves are somewhat above the level we judge consistent with ample reserve conditions.19 We may approach that point in coming months(可能會在未來的幾個月結束縮表。注意,這裡鮑威爾只是暗示,而並未明確宣布會停止縮表)”,通常來講,美聯儲停止縮表(QT)就意味著不再從市場回收流動性(即美聯儲不想再抽走流動性),流動性會趨於相對穩定甚至進一步擴張並回流到市場(包括美股市場、加密市場等)。

綜合而言,這次鮑威爾的講話雖然並沒有提到美聯儲會繼續降息,但他的最新言論似乎已經正在暗示:緊縮週期正在接近尾聲,新一輪的流動性回歸正在靠近。

關於鮑威爾講話的完整全文(文字版)、感興趣的夥伴可以直接去 Federalreserve 網站裡面查看,如下圖所示。

隨著鮑威爾的講話,Polymarket 上面押注美聯儲 10 月會降息 25 bps 的概率已升至 94%,如下圖所示,看來目前市場已經基本“確認”了美聯儲將會在本月繼續降息。

而根據 CME 美聯儲觀察數據顯示來看,10 月份的降息概率也已經維持在了95.7% 的高位,如下圖所示。

上面我們提到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概念:QT(量化緊縮)。

為了避免部分夥伴閱讀理解產生偏差,認為只要美聯儲進行了 QT,市場就會上漲,這裡我們可能需要結合 QE(量化寬鬆)繼續來拓展討論一下。

從字面意思或概念上其實不難理解,QT 和 QE 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政策工具,QT 主要是通過減少流動性來抑制通脹,而 QE 則主要是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以刺激經濟。

鮑威爾在最新的講話中其實也多次提到了就業增速放緩的問題,但他表示未來幾個月可能會結束 QT,似乎也意味著美聯儲目前的政策方向已經從控制通脹風險上面轉移(傾斜)到了抑制經濟放緩的風險上面,即美聯儲政策的重心正在從「單一的抗通脹」轉向「平衡物價與保經濟增長」,也就是說,老鮑的這次講話雖然更多只是在暗示,但似乎已經宣布:美聯儲縮表週期正在進入尾聲。

但 QT 的這種變化我們認為對比特幣(也包括美股)也只能算是一種溫和的利多信號,而不是直接的強烈的看多信號。如果要說更直接的利多信號,可能還需要進一步 QE 或財政政策的刺激。因為 QT 停止通常也只是意味著流動性不再繼續收緊,而不等於重啟 QE,更不意味著流動性會立即擴張,且從歷史上看,真正的強週期牛市(大瘋牛)往往出現在流動性擴張(QE 或財政刺激)階段。

這裡我們可以簡單回顧一下歷史:

上一輪牛市很多人應該都經歷過,2020 年美聯儲為應對新冠疫情實施了大規模的 QE 計畫與財政刺激,導致全球的流動性猛增,直接催生出了那一輪的加密大牛市。

但隨著美國通脹數據的飆升,2022 年開始美聯儲重新開啟加息,進入 QT 計畫,然後加密市場就迎來了大幅的調整(同時還伴隨著各種恐慌和危機,諸如槓桿清算、LUNA崩盤、FTX倒閉等),我們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啟了第二輪的定投計畫(之前的文章中有過分享,即從 2022 年 5 月開始、為期20個月、按月買入比特幣的計畫),直到 2023 年下半年開始,隨著 ETF 的預期、美聯儲利率路徑調整的預期、機構的大規模採用等,市場才逐步有了修復並開始了新一輪的牛市週期。

其實從今年以來,美聯儲降息的預期、美聯儲放緩或結束 QT 的預期就已經存在,而市場的炒作核心邏輯之一就是基於預期的炒作,因此我們也會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市場對降息與 QT 結束的預期可能已經在最近幾個月的價格中有所反映(或者有了部分消化),因此短期內的價格利多刺激反應可能會比較有限。

按照鮑威爾的講話暗示,未來幾個月結束的只是 QT,而這並不意味著 QE 的重新開始。那麼,接下來市場的走向就會有幾種可能:

如果美聯儲結束 QT + 今年的降息預期繼續,那麼即便是市場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提前消化,但中短期來看肯定還是會利好比特幣等資產的,只要老美的通脹數據能夠相對符合預期(即不發生突然性地通脹反彈風險),隨著接下來宏觀流動性的改善,一些資金應該會重新選擇流入市場進行炒作,比如流入高 Beta 成長股(美股市場)、甚至更高風險類別的資產(加密市場)。

另外,如果再出現新的黑天鵝事件,比如來自監管方面的衝擊或來自地緣政治方面的衝擊,那麼依然可能會像前幾天(10月11日)那樣導致大面積暴跌和槓桿清算。

換句話說就是,雖然長期來講,我們始終是看多比特幣的,但就中短期而言,我們很難去預測準確的行情走勢,因為除了要考慮宏觀因素(諸如QE、QT、地緣政治等問題)外,我們同時也需要關注市場的結構性需求變化(包括機構的持倉變化、ETF資金流向)、政策變化(包括ETF的通過審核、美國針對加密市場的法規)和鏈上數據變化(包括交易所餘額變化、短期投機者成本線、長期/短期持有者供應量等)可能對市場價格形成的短期的不確定影響。

簡而言之吧,大佬們說的話也許只是市場希望聽到的話,我們不能因為鮑威爾說將要結束 QT 就認為市場馬上就會上漲,甚至去梭哈,面對任何所謂機會的時候,我們首先需要先考慮清楚自己能夠承受的最大風險是多少。

記得在 2020 年開始的 QE 計畫對應的美聯儲政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幾乎接近了 0 的水平,而目前美聯儲利率為 4.00%,遠高於 2020 年疫情期間的零利率水平,這裡我們不妨做個簡單的推論:如果美聯儲想要重啟 QE,那麼就需要繼續將利率水平降到盡可能低的位置(從歷史上看,美聯儲往往在接近零利率區間時才實施 QE),而如果接下來他們真這麼做了,按照目前的全球經濟狀況,這期間也許需要發生一場新的經濟災難才能夠實現,而且從時間週期上來簡單預估,美聯儲在相對激進的情況下,若他們想將利率降到 1 以下,可能至少需要 8-10 個月的時間。

記得在前面的數篇文章中,我們也提到過一個假設:認為今年的第四季度(也許會推遲到明年的第一季度)可能就是本輪牛市最後的階段性機會。另外我們也猜測 2026 年的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市場可能會面臨一個比較深度的調整(階段性熊市),而那個時候也是我們年初就暫定的(目前僅是暫定)第三輪定投計畫的開始階段。

當然了,上面也僅是我們的一種假設,不作為任何的投資建議。短期來說,繼續走一步看一步吧。長期來說,做好自己的倉位管理、繼續保持耐心即可,相信未來的3-4 年內我們大概率會看到 20 萬美元以上的比特幣。

相關推薦:芝商所(CME)期貨未平倉量超越幣安:華爾街是否已完全控制加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