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10月會議紀要以及鮑威爾此前的鷹派表態影響,上週市場還在普遍預期美聯儲在12月不會降息,致使市場大幅回調,但僅僅隔了三天,市場情緒就發生了180度的逆轉。鮑威爾的“盟友”們開始密集發聲為12月的降息造勢,這反映出美聯儲內部的意見分歧越來越大,甚至已達到鮑威爾8年任期內的最高水平。

降息預期下,美股與風險資產均迎來短線反彈,債券行情也隨之回穩,加密貨幣在經歷了大幅回調後出現短暫回升,但整體仍面臨下行壓力與高波動性。

鷹聲未散,鴿影突現

在10月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將政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75%-4.00%。但主席鮑威爾隨後發表的講話異常鷹派,他當時表示,在經濟強勁的情況下,美聯儲並不急於降息,隨後公布的會議紀要更進一步強化了這一基調。這一論調反映在貨幣市場上,2026年前的預期聯邦基金利率重新升至3%以上,12月再度降息的概率也從鮑威爾講話前的90%驟降至上週四(11月20日)的40%。

但是在上週五,紐約聯儲主席John Williams卻直言,利率可能在“近期”下調。根據CME Fedwatch的最新數據,市場押注美聯儲將在12月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已回升至81.1%。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在報告中表示:“我們預計美聯儲將在12月再次降息,隨後在2026年3月和6月再各進行一次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3-3.25%。”他還指出,由於基本面通脹信息偏向有利,明年降息的風險偏向增多。”

英國最大的獨立投行Panmure Liberum的投資策略師Joachim Klement則在一篇分析中指出,現在來自白宮的政治壓力正在不斷累積,如果歷史仍具有參考性,那麼美國經濟可能會在2026年迎來一波短暫但猛烈的“糖嗨式”(sugar rush)刺激。

歷史啟示:政治干預往往帶來額外降息

根據馬里蘭大學經濟學家Thomas Drechsel的一篇學術論文,自1933年以來,總統與美聯儲主席之間在政治層面的影響與互動往往使貨幣政策更趨寬鬆。該研究還衡量了政治干預對經濟增長和通脹在隨後幾年中的影響。

以此為基礎,可以估計在當前政治壓力下,美聯儲可能額外降低政策利率的幅度。

假設當前的政治施壓程度大致相當於1971年尼克松對美聯儲主席伯恩斯的影響(當然也有人認為特朗普對鮑威爾的施壓更甚),那麼未來12個月中,美聯儲可能在經濟基本面所需的基礎上額外再降息1.0至1.5個百分點

換言之,如果美聯儲依舊像歷史上多次那樣,在壓力下更側重就業、弱化物價穩定,那麼聯邦基金利率明年可能會跌破3%。而在特朗普任命下一任主席後,美聯儲順應政治壓力的傾向可能更明顯。

短期看,這會推升未來1-2年的美國實際GDP增長;但壞消息是,這種刺激往往是短暫的“糖嗨效應”,一旦降息停止,增長將迅速回落。

代價:長期通脹壓力積累

研究表明,政治驅動的激進降息雖然無法帶來長期持續的經濟增長,卻往往會留下持久的通脹升溫

原因在於,當市場懷疑央行獨立性時,通脹預期更容易上行,使經濟出現過熱。最終,美聯儲只能被迫再次大幅加息來“踩剎車”,形成惡性循環。

當然,這一切並非註定發生。

鮑威爾以及多位官員仍強調美聯儲的獨立性。如果美國經濟在未來數月真正出現明顯放緩,那麼激進降息反而符合經濟邏輯,不會帶來過度通脹。而相對鴿派的官員,如Stephen I. Miran,也認為可能需要更快降息。

但歷史的啟示非常明確:在通脹仍在3%、經濟年化增長接近4%的背景下實施激進降息,是一項風險極高的政策實驗。

加密市場企穩,但三重壓力難消

降息的樂觀預期下,加密貨幣市場明顯回穩,總市值上漲1.5%至2.98萬億美元。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截至週二下午6點,比特幣報8.6684萬美元,24小時漲幅0.89%;以太坊(ETH)上漲2.78%至2870美元,索拉納漲5.11%至135美元。但是,短暫的回升並不意味著加密市場的困境已經解除,分析師指出,本月下跌暴露出比特幣面臨的三大核心問題。

  1. 比特幣ETF資金流出加劇

10X Research創始人兼CEO Markus Thielen表示,11月份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資金流出已達35億美元,為今年2月以來最大規模。他指出:“這表明機構投資者已停止對比特幣的配置,這些ETF已經變成賣方。只要它們持續拋售,市場就難以維持反彈或上漲。”

  1. 穩定幣鑄造放緩,資金流出加劇

Thielen還指出,穩定幣鑄造活動放緩,這可能意味著進入加密市場的資金減少。根據其數據,上週約8億美元資金從加密資產流回法幣。雖然規模不大,但進一步顯示資金並未停留在市場內。

穩定幣是一類價格錨定其他資產(通常為美元)的加密資產,在市場波動時提供避險功能。上個月加密市場歷史性暴跌後,穩定幣市值曾一度上升。然而,根據DeFiLlama數據,截至11月1日,穩定幣總市值已下降46億美元。

Thielen說:“資金不僅沒有進入市場,反而在不斷流出。這也是比特幣市場占比未能提升的原因。”

  1. 長期持有者賣出壓力依舊

第三個挑戰是,長期持有者在下跌中已開始賣出,可能是預期比特幣的歷史四年週期。比特幣從峰值到谷底的表現,多跟每四年一次的減半事件密切相關。但如今,許多投資者對是否會重複這一軌跡持懷疑態度。

區塊鏈分析公司Nansen的研究分析師Nicolai Sondergaard表示:“每一輪週期裡,老玩家都會出售。我認為他們到了某個階段,會覺得‘也許我已經夠老了,現在該用這筆錢去做點別的事’。”

相關推薦: BitMine、Strategy、SharpLink股價漲幅超越加密市場復甦